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周晶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严肃问题
        周晶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实验小学        43003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严肃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已经普及,如何高效的培养全方面的发展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小学阶段是培养人才的初始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更是从母语这一方面着手开始对孩子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 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一、引言
近年来,社会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证孩子们在教育的初始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需要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拥有良好的培养体系和明确的教育方针,不仅对孩子们进行课本上基础知识的教授,更要培养塑造孩子们拥有良好健全的人格,引导孩子们身心健康地发展。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课堂,师生的互动问题现状、互动方式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未来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教育要从小抓起。孩子重要成长阶段的启蒙—小学教育,会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足以看出童年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而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革新和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凸显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学生刚刚步入教育阶段,对于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的,他们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持续、的长久的兴趣。但他们刚刚步入学习的殿堂,对任何事物都是未知的,可塑性极强。某些教师不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仅仅对着课本和教案大兴一套,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更严重的是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且无用的。
        其次,填鸭式教育完全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秉承着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一板一眼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将备好的教案灌输进去。教师问一句问题,学生们象征式的答一句,有时甚至不答。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板书及重点,学生完全抄写下来,在最终的考试中,完全没有发挥到其真正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学生在这种长期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完全颠倒了学生与教师在语文学习课堂上的主客关系。
        最后,教师不会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个性教育。对教师而言,花费精力备好了教案,结果却收效甚微,不仅会影响教师传道授业的积极性,更使得学生们每个人都没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终导致语文课堂教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例如有的学生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擅长写出自己的观点,但有些教师却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两者的本质区别无不同之处,这便无法做到古人所说的因材施教。
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
        针对以上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互动策略,一一解决以达到对小学生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的目的。一方面,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用提问题的方式进行互动,使得在语言促进学生逻辑上的思考。

例如二年级教材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小蝌蚪要找妈妈呢?进而让学生情景代入,如果是学生自己与妈妈走失,会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做?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得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课文中的真情实感,还会对学生逻辑上的思考有一定的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互动,既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课本上文章的兴趣,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表演的形式正是把学生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主客位置进行正确对待,学生自身进行表演的形式恰好避免了教师应用教案对学生进行一味的填鸭式教育的错误。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从思考转向表达。例如在《一分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分钟有多长?我们能有多少个一分钟?一分钟能用来做什么?多一分钟或者少一分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们一一思考过这些问题后,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讨论小组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最后,教师们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特长所在方向这些情况完全洞悉,不过度依赖片面的教学经验,要在基础课业教育上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和对基本问题的思考能力。只有如此,教师才能近一步对孩子们全面发展及其他方面进行探索培养。
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上的师生互动,主要是指小学生和教师之间在学习课文时所有不同方式交流的过程,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切的理解和过深的想法,是需要教师去循序渐进的引导记忆及思考,使其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一开始的感兴趣到持续长时间地感兴趣,再到最终的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字、词的记忆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师生年龄的差异,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差异,出现意思的误解,影响到教学成效。只有互动双方的意思清晰、准确的表达,才能产生良性的互动,加深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语言和动作的信息交换,达到双向信息交流,提升学生对信息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但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相较于其他高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理解能力也相应较差,很难在有限的精力下获得更可观的学习成效。故此,课堂上建立良性的互动有助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其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生正是处于全面发展培养路上的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们应该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照顾。无论是培养学习能力还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小学时期都是可塑性相对较强容易被改变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树立阳光乐观的形象。在课堂上,也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思维和习惯,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使得学生们获得健康快乐的童年学习时光的同时,拥有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和方向。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应该针对课堂中师生互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持续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就是要正确对待学生和自己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位置,避免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的错误。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在这过程中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阶段,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7, 14 (10) :159.
[2]刘春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强化策略[J].才智, 2017 (04) :97.
[3]羊璐.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科普童话, 2016 (14) :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