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菜之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初级中学 224114
摘要:随着新课改观念的深入人心,教育人士开始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其中,阅读是学生输入知识的重要途径,写作是学生输出观点的重要途径,两者密切相关,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中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探寻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途径,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有针对性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收获,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获得了教师和学生青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构建一个适宜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环境,以便于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真知。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确理解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并没有随着日益变化的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依旧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没有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以至于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还有很多教师致力于教学氛围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愿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查看各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有利于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带来新局面,更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读和写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明确读写边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读与写的有效协调。
二、读写结合,构建初中语文双赢课堂策略研究
(一)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相关教学人员精挑细选出来的,一篇文章里面的重点内容和重点段落都会应用相应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有时候可能是一段对话,有时候仅仅只是一个动词,都有可能体现出作者与众不同的教学功底。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以便于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里面有一段内容描绘了雪地捕鸟的场景,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将整个捕鸟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教师应该范读或者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段内容,着重阅读“扫开”、“支起”、“系”、“拉”等动词,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整个捕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读促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蚂蚁搬家或者帮家人做家务等,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动作描写完成一段随笔。完成以后,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交流,相互点评谁写得最好。
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散步》,通过阅读文中一家三口散步的生活小事来感受家庭的温馨,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和亲人之间发生了怎样有爱的瞬间,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描绘属于自己家庭的温馨瞬间。
(二)以写促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写作是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以后的结晶,通过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以写促读,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发现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作为反馈,促进阅读训练的有效推进,进一步了解和领会课文中所应用到的表达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每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课文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对比,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藤野先生》的时候,学生受制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往往会忽视开头所应用的讽刺手法,或者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讽刺手法描绘一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初中生的心灵较为纯粹,对一些虚与委蛇之行径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有个学生形容自己讨厌的人为“小丑”,有些过于直白,不够含蓄。此时,教师就可以以写促读,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感受鲁迅应用讽刺手法时所展现的高超功底。
(三)组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读写结合
新课标改革推行以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致力于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读写结合,掌握语言知识的真谛,积淀属于自己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纸画出自己脑海中济南的冬天,每个学生心中的冬天景象都有所不同,在绘画完成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思路和理念。交流完成以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文,看看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是何模样,和自己想象中的春天有何不同。也可以让学生将济南的冬天和自己所在地域的冬天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济南的冬天所具备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济南的冬天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课堂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加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阅读课文,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获取,使得读书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大放异彩。
总结
总而言之,读是学生吸收知识,获得知识沉淀的重要输入手段,写是学生表达自我,展示观点的重要输出手段,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时,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知识需求,为学生构建适宜的读写情景,以便于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统一性场景,让学生能够在适宜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以此实现语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克俭.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4):143.
[2] 董玉娇.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20, 000(004):P.1-1.
[3] 贾圆.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7):024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