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岚
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 目的:研究我社区内科疾病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200例,将全部患者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给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进行疾病知识教育,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观察组增加心理干预措施。 结果:经过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在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我社区内科疾病; 患者; 心理干预;回顾性临床分析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in our community
Hu Lan
(Manchu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Jianghan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in our community. METHODS: A total of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ernal diseases admitted to Manchu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Jianghan District, Wuhan C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disease knowledge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routinely, and health education materials were distributed to patient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ad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lated indicators, observa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can improve the adverse mood of patients with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and achieve ideal results.
【Key words】 Community internal diseases; Patient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不同的疾病患者各种自身条件(年龄、社会地位、家庭、职业、环境、个性特征及文化背景等)不同均可引起不同的不良心理情绪反应[1]。
社区内科疾病患者大多存在着病情重、复杂、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等,极易产生多种负性情绪(焦虑、恐惧、抑郁、孤独及依赖等)即不良心理情绪,长期持续的不良心理情绪可阻碍疾病的治疗,加重疾病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2]。社区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与疾病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可减轻或消除或转化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从而获得更好的疾病治疗效果[3]。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区内科疾病患者多数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不良情绪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因此医护人员及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良好疗效的取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110例,女性患者有90例,患者的年龄为28-80岁,所有患者均在医院经过确诊。患者的主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全部患者分组: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社区干预方法及随访 所有患者分组后加强不良心理情绪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实施疾病知识的宣教,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观察组:增加包括心理护理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社区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饮食干预等等[3-4]。随访方法包括电话随访、入户干预及凭卡就医。两组患者均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收集患者完整的通讯联络方式,每个患者都持有一张“社区内科疾病防治”就诊卡,凭卡就诊,每星期对患者随访1次,随访至12周。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在干预前后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治疗信心、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分值,另外还统计患者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不良心理及治疗信心情况。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情况。
2.3 比较两组患者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
3 讨论
3.1 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特征 主要不良心理情绪为:焦虑恐惧,患者表现为过渡紧张、担忧、忧愁、睡眠障碍等;抑郁表现为性格内向、悲观、失落等;孤独表现为失眠、烦躁等;依赖表现为过分顺从、被动、意志脆弱等等。
3.2 社区心理干预措施 社区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有了家属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取分组的方式探究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采取有效可行的個性化心理干预措施,让患者明确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接受并采取积极态度正确对待疾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社区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5],使焦虑恐惧情绪转变为安定放心;社区医护人员对于存在孤独的心理的患者要及时关心,使患者感到温暖;社区医护人员应多指导依赖心理者,以不断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及调节心身平衡,使依赖转变为自理。药物治疗措施能够暂时缓解患者的病情,但如果实施有效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就会达到更佳的效果。社区内科疾病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有:焦虑、恐惧、抑郁、孤独及依赖等[6],而不良心理的存在均可导致不良的疾病预后,其要求实施个性化的社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取了有效的个性化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得到好转,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信心,SAS分值及SDS分值显著降低,患者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这一结果表明,社区内科疾病患者有着各种具体的不良心理情绪,为其实施个性化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生金丽,杨文东.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30[5]:1456—1457.
[2] 宫玲.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影响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9,16(9):41-42.
[3] 张景琼,张小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13(2):116-118.
[4] 高海.心理干预对社区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8(11):115-115.
[5] 谭虎.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干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 2019,32(11):171-172.
[6] 朱国霞.社区内科疾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干预措施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1):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