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福建省尤溪县埔山幼儿园
摘要:当前,我国全民阅读数量较低,为了有效提高全民的阅读质量,教育部门倡导从幼儿阶段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阅读会影响幼儿孩子的日后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在早期阅读教育中,为孩子们创设阅读循环圈,让他们时刻受阅读的有利影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本文将立足于早期阅读教育,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此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阅读循环圈;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应用
引言:2013年,我国立法部门将全民阅读归纳到国家计划中,这一项举动不仅引起了大众的热烈反响,也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方向。阅读环境是影响幼儿开展阅读行为的主要因素,它不仅包括阅读的时间、空间、素材等等,还包括阅读态度等情感因素。所以,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意识的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现实意义
幼儿早期的阅读活动是一种以认知、检索、理解和鉴赏为主要手段的智力活动,它在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放松身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在幼儿园早期就开展阅读教育工作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阅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保障幼儿学会阅读,还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以此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第二,在各国教育事业对阅读工作的日益重视下,在幼儿早期开展阅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校、教师和家长切实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因材施教的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为他们创设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阅读活动,以此提高其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质量。
二、阅读循环圈在阅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家庭中创设阅读环境
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家长会尽自己所能的对他们进行保护和照顾[2]。由此可见,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工作时,应该意识到家庭阅读环境的“选择”重要性,切实联系到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取得他们的支持与信任,以此配合教师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孩子的阅读活动从根本上可以自由选择。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选择读书的场地,让孩子们在舒适、宽松的阅读氛围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例如家长可以借助《朗读手册》中的“3B”概念,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书架和床头灯,以此确保孩子阅读的物质条件得到保障。其次,幼儿园还应该适当的开展亲自阅读活动,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阅读互动提供条件。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家长校园一日游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在校园内选择感兴趣的阅读书籍和文本,以此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缩短家长与幼儿间的距离,最终让孩子在家庭的熏陶中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二)在幼儿园中营造阅读氛围
幼儿园,属于一种学前教育的机构,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其适龄幼儿一般为3岁至6岁[3]。在《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中可知,幼儿园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早期阅读教育的教学成效也不例外。因此,幼儿园应该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首先,教师要保障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时间,为孩子的阅读提供理论和物质上的帮助,教师应该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并根据教材和教育目标的相关内容,为他们提供一些合适的阅读文本,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其次,幼儿园还应该保障孩子的阅读行为有着良好的场所和阵地,例如幼儿园应该建立适合幼儿阅读和学习的图书馆,以此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人,不断充实与拓展图书馆的藏书量,进而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全园阅读的氛围,促使孩子提高阅读兴趣。最后,教师应该在幼儿园为孩子们保障阅读的环境和条件,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三)在社会中形成良性互动
所谓“社会”,是有生物与环境组成的一种关系,它主要包括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活动,这些内容都在社会的活动范畴内,都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与学习行为。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孩子的阅读状况,制约着他们的阅读行为。所以,应该在社会中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以此确保幼儿可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让幼儿在与社会环境互动中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培养幼儿主动阅读习惯。首先,社会必须建设图书馆和书店,不断扩大其经营规模,并为幼儿的阅读兴趣提供帮助。例如,在书店创设幼儿读书角,利用色彩丰富的材料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以此让幼儿在社会的阅读环境中不断反应多种阅读形式和内容,进而将文本内容内化为情感因素,借助阅读反映现实生活。其次,社会还应该建立互联网的阅读交流平台,让孩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的发表阅读心得和言论,以此不断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发展思维的一项学习活动,它可以根据阅读者的意愿和目的自行调整,有着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和放松身心等有利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结合班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切实做到在家庭中创设阅读环境;在幼儿园中营造阅读氛围等等,以此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和能力,最终促进其全面与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萌.幼儿园阅读区的多维建构与指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崔正家.幼儿园阅读教育中家园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3]于兴荣.幼儿园班级阅读区创设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阅读循环圈”理论开展幼儿园大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gzx19-15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