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王晓丽
[导读] 在小学阶段,音乐是相当重要的教学科目
 
        王晓丽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音乐是相当重要的教学科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了解伟大文化的教育,教育美丽的人,教师通过讲授音乐学科并体现基础学科来进行道德教育和教育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求。教师使用学习工具来创建音乐情境,教授音乐学习技巧,开始音乐活动并继续学习音乐。所有这些都可以创造机会渗透道德教育。通过教授科目,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并使学生得到更丰富的教育指导。
        关键字:小学音乐;德育教育;融合教学
        1.将德育纳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现阶段,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儿童歌曲、民间音乐和其他音乐为基础。这些音乐具有优美的音色和旋律。音乐的话语对教师的工作和国家充满赞美和赞赏,以此培养学生的爱的教育和对家园的深爱。因此,教师通过在小学阶段教授音乐,引入道德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逐渐发展高尚的个人道德,在学生的生活中激发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然后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并帮助学生过上更好的生活。
        通过将德育纳入小学音乐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加强学生对生活和价值观的态度,并且进一步的学生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音乐教育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艺术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享受音乐的美,而且通过学习音乐,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规范学生自己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个人成长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2.德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1)创造音乐环境以渗透德育的意义
        促进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整合是一个关键思想。教师使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创建情景设计,以成功激活学生的音乐单元并激发学习的动机。一旦开始教学,教师将及时探索学术条件,融入德育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使用各种方法来创建学习环境,从而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为该课程提供一个新的起点。教师向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教师讲音乐故事也可以渗透到道德教育的某些内容。通过讲解和研究故事,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进行了某些音乐活动的教师还可以渗透文化教育的内容,并向学生提供审美指导。
        唱歌是音乐教育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德育具有更大的前景。教师应直接考虑如何唱歌,并对歌曲的含义进行透彻的分析,以便学生自然地建立意识形态的认知。在学习唱歌“Beautiful Twilight(美丽的黄昏)”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进行示范唱歌,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并理解这首歌的主题。学生逐渐进入歌曲的核心,并在节奏、旋律和情感方面进行相关讨论。教师应及时提供建议:这首歌分为三部分,创造出美丽的画面,并从歌曲的情感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索,听完之后你有什么心理渴望?学生进入聆听环节,仔细唱出歌曲,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求学生从探索歌曲的内涵的角度进行学习,并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体验。学生不会很深入地发现歌曲的含义,但学生的心理触觉很重要,学生思维的增长也很明显。因此,渗透学科的道德教育也是一个基本要求。
        (2)教授音乐方法并树立德育观
        学习音乐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教授学习方法,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对唱歌有更大的认同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歌唱技巧和技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探索歌曲的内涵,并根据歌曲内涵的文化形成意识形态认知。音乐评估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通过评估方法向学生解释感恩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的方法来提供一些答案。道德教育无处不在,因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以创建可以形成强大内部动力的课程。


        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纳入德育内容,教师有很多选择。就单词评估而言,渗透应该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选择。例如,当学习唱歌绿色家园时,教师会将单词放在大屏幕上,并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并探索歌曲的主题。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教师立即跟随并参加了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思考。一些学生认为自然赋予人类太多的绿色植物。有必要加强保护,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一些学生还认为,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建筑材料,应当合理地使用它们,而不是破坏自然之美以创造可持续的社会环境。教师要对学生的意见做出积极反应,并通过唱歌和学习唱歌鼓励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合每个人都应保护环境。教师以和谐、自然与融合的观点为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和思考方向,以便进行道德教育。
        (3)结合音乐活动以增强德育经验
        音乐活动渗透了道德教育的内容。教师可能希望使用任务计划表向学生分配一些活动任务,以便学生可以在多点研究中形成主题识别并提高思维质量。通过音乐评估活动,学生可以完全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深入探索音乐作品,并讨论可能构成德育知识的音乐形象。音乐活动的形式不同,因此道德教育的任务必须有所不同。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安排来提高学生的顺从性,使学生自然地连接到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之间的接口,并成功完成该学科的认知基础的构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是不同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制定适当的设计,尤其是对于一些对学生有更强影响和更显着的教育影响的表演活动。例如,在教授歌曲“收割之歌”时,教师向全班同学介绍:美丽的秋天风景中到处都是落叶的场景,如何在对歌曲的诠释中表达对收获的渴望?使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创建自己编排好的歌舞表演,并在课堂上表演公共表演,找出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学生对唱歌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够活跃起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给学生一些建议。为了让学生表现出内在的喜悦,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体验这首歌的色调,并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可视化。教师要求学生表达收获的喜悦,这是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丰富自己开始对思想的认识。
        (4)扩大音乐教育,形成德育意识
        音乐教学关乎学生的生活。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并向学生介绍了几种音乐教学任务,以便学生可以进行与生活认知有关的相关操作和做法。公益宣传、音乐表演、音乐剧、音乐讲座、音乐论坛等音乐扩展有各种形式。教师应利用适当的教学机会,并及时渗透到一定的道德教育内容中,这通常可以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音乐教学有多种形式,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正确选择和匹配设计,学生对在线收集音乐更感兴趣。老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并设计出特殊的设计来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想法。在教授歌曲“红蜻蜓”时,教师为学生放学后进行了收集工作:“红蜻蜓”是日本儿童歌曲,表达了童年记忆的滋养。关于童年的歌曲很多。教师使用互联网来收集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歌曲,通过学习唱歌并参加课堂示范的课程,学生更好地了解童年歌曲,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动力。当学生采取积极行动时,就会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学会唱童年歌,准备公开唱歌的学生,都是思想和心理的练习,因此审美教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
        3.结论
        音乐履行着审美教育的功能,自然成为渗透道德教育的一种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的内容,可以更加注重学科教学,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满足了学生音乐认知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操作,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音乐与德育之间存在太多的融合点。教师应制定一个全面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技能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于晨帆.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才智,2017(34):11.
        [2]陈凤英.在音乐课堂融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例[J].智库时代,2017(05):64+70.
        [3]钱国燕.利用教具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