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小学
摘要:身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从心里认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作为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上应当拿出恰当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积极的学习动力。在担任小学班主任期间,了解到在教学工作中涉及许多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成绩到学生的矛盾等等,均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处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能够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的过程。在我担任学生的班主任期间,我用我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的敬业程度对学生进行着细心教学。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近年来,国家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中,作为班主任更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一、明确班级规范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先明确班级规范,为学生建立在班级中要遵守的“规矩”。只有当每个学生都遵守班规时,才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才能使学生们都按条理做事。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先为学生“树规矩”,将班级中的管理制度详细地为学生进行说明,使学生能够在班级中按照班规做事,让学生懂得遵规守矩。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也要按照班规来进行处理,使学生了解班规的重要性。
如,在开始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班里的学生性格迥异,非常容易扰乱教学秩序。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便发现新接手的班级中学生在上活动课的时候秩序非常混乱,学生在讨论环节大声喧哗,没有纪律,你推我搡,如同在做游戏。当我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甚至跑到讲台前面回答,毫无组织性、纪律性。这样混乱的课堂秩序不仅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也使学生的学习毫无进展。所以我在课堂中立即声明课堂秩序,让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之后对学生说:“我们这次课程虽然是活动课,但是老师已经给大家布置了学习的任务,让你们分组讨论问题。但是在课堂中,依然要遵守课堂秩序,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坐到一起,当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能在课堂中随意走动,影响其他同学。当我向大家提问的时候,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站在自己的座位上举手回答,不需要走到讲台前面。”在我重申了课堂的秩序之后,学生才逐渐安静下来,进入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之中。所以说构建有序的教学秩序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
二、形成弹性的奖励政策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要形成弹性的奖励政策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教师在学生学习积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奖励,能够激励学生继续认真学习,当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懈怠的时候,也可以稍施惩罚。这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政策来激励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激励机制的运用方式以及相应的活动,还需要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比如,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期间,发现学生对于一些教学活动的兴趣比较大,学生喜欢体验活动的带来的乐趣。所以为了激励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也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掌握知识。我为学生策划了许多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如,朗读比赛,是为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汉字,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论比赛,是为使学生能够将某一问题的知识点理解透彻;表演活动,是为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所有这些活动的设置,均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乐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感。所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自己解决在学习上的问题,同学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合作伙伴。
当学生在学习上有问题无法解答的时候,会先与同学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当学生讨论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时,学生之间还会共同分享,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提升。
三、用心用情,关爱特殊学生
在小学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孩子,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会有些自闭,有的学生由于先天的问题,会在身体上有些缺陷。对于这类特殊的学生,作为副班主任,也应用心用情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接纳教师、接纳同学,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班集体中。
如,一次上课前,我听班里的学生来汇报:“老师,不好了,小周把小策打出血了。”听到学生的话,我顿时心慌了一下。立马跑到班里,看到两人被其他同学拉开,还都气势汹汹的想要对打。我问小周:“为什么要打架?”小周说:“他先惹我的,没事用脚踢我。”我反过来看小策,小策说:“不是的,老师。我是不小心踩了他一下,已经道过歉了,但他不听。”小周立即又说:“你肯定是故意的,报复我昨天踢了你一脚。”小策委屈地说:“昨天的事我都忘记了。”听到两人的争论,我心里知道一定是小周冤枉小策。我带小策到医务室包扎伤口,上了药,贴上了创口贴。之后,回到班里,我给班里的同学讲了一个故事:“北风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非要与太阳比一比谁能最快地让行人脱下外套。于是,北风使劲地刮,但是行人将衣服裹得越来越紧。太阳笑呵呵地用自己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行人,行人感到身上暖洋洋的,于是很快便大汗淋漓,将外套脱了下来。”故事讲完后,我看班里的小周有所启发,于是便问小周:“你有什么感想吗?”小周说:“老师,太阳真好,带给大家温暖,才让别人心甘情愿地脱下外套。”“是啊,所以我们也应当向太阳一样,凡事要以理服人,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听自己的话。”小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四、养成良好品行要以身示范
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还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学生在学校中会将班主任的言行作为自己的“标杆”,若班主任在班里的德行不好,则学生也会有样学样。因此,班主任要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
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每周都会为学生召开班会,在班会中讨论学生对于一周的学习安排以及对本周学习进行反思。在一次班会活动中,我与学生共同讨论了班级的文化建设,每个班级都应该具有本班的文化特色,并用自己的行动和能力去维护本班的文化思想,学生对于这一方面是比较认可的。最终大家共同商议决定,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诚实守信、有礼有节”做为我们班级的文化。当构建这一文化之后,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了,许多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能够尊重长辈,主动帮助父母或爷爷奶奶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先孝敬父母。在学校里,学生见到老师能够主动打招呼,一改之前远远躲避的行为。同学之间的邀约,也基本能够做到诚实有信,答应了朋友的事情,学生能够及时做到。对待长辈、老师、同学、朋友,学生也能够做到有礼有节,可见学生对于班级的文化建设是从思想到行动上一致认可的,所以学生才会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
想带好一个班级,班主任需在教学过程中去潜心研究,不断摸索。在工作过程中,我所遇到的各位班主任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由于这些强大的班主任们,才使我的工作做得更好。我相信,只要付出真诚与爱心,和正班主任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担起同等的责任,互相合作,就一定会把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让我们的孩子在健康向上的班级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于雷.“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J].辽宁教育,2017(24)
[2]胡小波.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
[3]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