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徐清
[导读] 高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

        徐清
        宜兴市徐舍中学    江苏省宜兴市  214241
        摘要:高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在进行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充分教学,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充分开展,从而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要求。在当下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发展,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促进人才的高效培养。本文将通过对高中阶段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路径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学探究;立德树人
        正文:随着人们对于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高度要求。在这一高度要求下,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充分开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思想道德素养的充分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德育教育基础。通过对当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高度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思维素养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创新开展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开展方式过于单一与传统化,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以高度的兴趣参与到教育中,严重影响了这一教育工作开展的高效性。因此,在当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方式的创新,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开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完善创新要求,使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案例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参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教师应该明确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不断进行高效创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网络资源挖掘
        在进行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资源的充分挖掘,避免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短缺导致教育工作开展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挖掘网络资源的方式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能够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最终则能够有效促进这一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在进行网络资源挖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网络资源的两面性,能够深入了解分析网络资源,避免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用不合理的网络教育资源,不仅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三、教室环境营造
        在进行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这一教育工作对教室环境的高度要求,从而能够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保证学生能够在这一环境中以高度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在进行教室环境营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贴纸以及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师环境的营造,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环境氛围,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充分培养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室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趣味性的贯穿,保证学生能够对教师内部的德育教育相关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则能够得到充分的德育教育培养提升。避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生硬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约束,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利于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重视榜样教育
        在进行高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德育教育渗透。在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能够将自身的行为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教师作为榜样的树立得到德育教育的充分落实开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进行日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明确活动开展对于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作用,从而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五、家校结合教育
        在进行高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家长进行紧密联系,从而能够满足家校结合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发展要求。在进行日常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 不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导致学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德育教育。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学生家长,使学生能够在家庭环境下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德育教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反馈,使学生家长明确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而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落实这一教育,从而全面贯彻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对于高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高度要求。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充分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权. 高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究[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8, 000(010):P.145-146.
        [2]陈建勤. 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好家长, 2018, 000(007):179-179.
        [3]姜铃.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究[J]. 学周刊, 2018, No.352(0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