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春艳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学校溯社教学点 546123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自信心,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让教师教学高效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学生的任务难度,使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有序的进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适合自身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的同时拓宽了知识视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动力,课堂氛围低迷
根据笔者观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都是缺乏学习动力和激情,导致教学质量低下。缺乏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可能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得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倾向。这样一来,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在课堂中不会积极发言,更不会认真学习,从而导致课堂氛围低迷,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2、教学方式传统,影响教学效率
经了解,以往的教师经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形成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这
一局面的形成,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动力,还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无法及时体会和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3、教学过于随意,无法衔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随意发挥的现象。随意性是指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的,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另一方面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同时,随意性的教学方式也违背了教学初衷,无法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缺乏,课堂枯燥乏味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在教育领域中掀起一种潮流,然而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某些方面可能抵触使用信息技术,进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无法构建高效、智能的教学环境。这一举措,不仅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更是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获得进步和优化。
5、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落后
从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学生在课堂中行为懒散,无视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进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成绩落后。与此同时,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时,会造成课堂教学问题层出不绝,还会影响其他学生认真学习,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进行和实施。
二、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有效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关系着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关系到是否能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背景知识同样需要导入,即结合文本内容引入相关背景知识,调动学生潜在探究知识兴趣。一般课堂导入在正式授课前5至10分钟,在该阶段做好导入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为例,教师先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浙江金华的双龙洞,让去过的学生描述看到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感受,使尚未去过的学生在脑海中对双龙洞产生联想。之后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清晰直观地呈现风景奇特的浙江金华双龙洞景象,同时穿插语言讲述浙江金华双龙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由此一来学生就会主动阅读各个段落,教师再直接讲解作者写作意图,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与感悟,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优化课堂提问
在师生互动中,运用最多也是常用的方法就是课堂提问,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其参与性获得提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精心为学生创设教学内容,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炼出来,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其对学生掌握程度一定了解,并有针对性讲解。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可充分利用网络,为学生在网络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来,由此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可这样提问,描述一下桂林的山和水?由此在对课文重点内容指导学生仔细进行阅读,并将问题的答案寻找出来,促使师生更好地互动。
3、巧用信息技术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不仅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是教学水平质的提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拓展小学语文的学习领域,实现小学语文跨专业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要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不丢弃教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秋天的雨》时,秋天是金黄色的,是丰收的。文章抓住了秋天的特色,将秋天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麦田以及各种金灿灿的果实等一幅幅具有秋天特色的图画,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在学生眼前。有了多媒体以后,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秋天的雨、果实、麦田等美丽的图片插入到课件当中,让同学们亲眼欣赏秋天的美。图片展示完成之后,可以向大家提问:你们见过秋天的雨吗,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吗?黄色,粉色,蓝色还是像文中所描述的五彩缤纷的呢?讨论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回答自己印象中的秋雨的颜色。提问的方式不但能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能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提高,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的学习中加深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谢菊花.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5):251.
[2]丁丽丽.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外交流,2018,(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