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莉
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中心小学 312000
摘要: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学任务目标的整体规划,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究,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兴趣,调起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教师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有效实施教学策略,以此达成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小学高年级阶段的作文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为以后各阶段的作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积累作文基础词汇,还可通过游戏教学情境调起学生的兴趣,并以活动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名著阅读拓宽作文视域,同时通过教师的点评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
一、生活化情境,助力词汇积累
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处于小学的五、六年级阶段,但是相对于作文写作来说,词汇量的储备还有一定的欠缺,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情境的创设,助力高年级学生达成词汇的积累。同时,学生在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充实词汇量,参与到生活情境中,积累了生活经验与生活素材,可以在作文写作中不费吹灰之力,形成作文写作思路,通过词汇的信手拈来,轻松完成写作,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如,在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教学时,针对写作要求“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教师可通过与学生共同回顾生活中的风俗,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而指导学生通过翻阅报纸、网络查找资料等,了解我国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并选取与生活息息相近的风俗,通过自己参与经历,体验了解风俗内容、参与形式,进而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这种与生活贴切的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切身领悟作文写作要求,并在通过报刊杂志、网络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有效积累了大量的与风俗相关的词汇,有效达成积累词汇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通过这种参与生活化情境积累词汇,了解词汇本真意义,以此在作文写作中可以恰当运用词汇,达成词汇积累的效果。基于此,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助力学生对写作词汇的积累,同时使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与生活素材,以此帮助学生骨肉丰满地达成《家乡的风俗》作文教学目标。
二、游戏情境,调起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调起学生作文教学的参与兴趣,通过游戏形象逼真的模拟,使学生对作文教学内容知、情、意、形相融合在一起,对所要写作的作文内容进行真实的演示,让学生通过游戏教学情境的直观、生动、趣味性,调起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热情。
如,针对六年级《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回顾生活中经历的各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积极乐观的情绪“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也可以是“惧怕、愤怒、难过、沮丧、忐忑不安、愧疚、追悔莫及”等不良情绪的宣泄。教师在设定游戏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写作内容时,可以依据学生六年级阶段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通过这个年龄段容易出现的情绪,设定游戏情境,以此让学生通过游戏找到自身情绪的宣泄点,并以此为基调,通过作文写作宣泄出来。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即将毕业,迎来初中生活的青春期懵懂阶段,自主意识增强,有的学生会出现小小的叛逆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使学生在这样的游戏环节,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通过游戏中教师旁敲侧击的引导,了解自身成长发生的变化,进而通过游戏了解家长与教师的良苦用心以及对他们的爱,通过这样的“真心话大冒险”调起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其乐融融中感悟人生真谛,达成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三、名著阅读,拓宽作文视域
教师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名著阅读来拓宽学生作文写作的视域。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几千年来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几千年来或几百年来、几十年来、当今的中外名著,学习有效的词语及语言的运用技巧,并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结构的统筹方法以及作文写作的技巧。学生通过以上的名著阅读,有效地拓展了自身的文化视野,进而拓宽了文化视域。
如,在六年级《心愿》作文教学前,教师就可指引学生,阅读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名著作品,了解名人名家作品的笔下的心愿,以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为例,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书中所记录的诸葛亮,他的心愿就是辅助刘备统一中原大业,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名著中对这位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发明家的描绘,了解诸葛亮为自己的心愿所付出的努力,并通过阅读,掌握了诸葛亮为达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贞一生。同时,学生经过这样的名著阅读,积累到大量的描写词汇以及写作技巧,从而在自己进行《心愿》作文写作时,有的放矢,信手拈来。进而把埋藏在自己心中的心愿种子,通过自己的表述,让它生根发芽,通过自己的文字展示出来,有效达成作文教学目标。
四、教师点评,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点评极为关键,不仅可以有效鼓励学生达成作文教学任务,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进行自主作文写作的能力。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每节作文教学点评,激起学生写作热情,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找到自己作文写作时应保持的优势,发现自己写作过程缺点,并通过教师的指点,有效摒除掉这些不足。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点评教学过程中,通过奖励的模式,把每一次的作文写作都设置成不同的奖项,让学生通过这些荣誉的获得,激发兴趣。教师在应用奖励模式的过程中,除了应针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给予奖励之外,还应针对作文水平稍弱的学生,适当地进行进步奖励,以此鼓励这类学生提起对作文写作的兴趣,进而愿意积极参与进来,以此取得整体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
如,针对文中六年级《家乡的风俗》《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这三篇习作进行点评时,教师就可以依据这几篇习作的内容,把学生的作文分出优等作文、中等作文、进步作文。针对优等作文在点评时,可以以范文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出来,以此让其他学生可以学习优等作文写作的妙处,同时教师基于实物的奖励,可以是一本书,一支笔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小物件;针对中等作文,在点评时应首先给予优点的点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写作优势,继而在指出需要提升的部分,让学生欣然接受,并加以改正,教师可以为这类学生准备关于作文提升的积累本、日记本,以鼓励这类学生养成通过日常练习提升作文能力的习惯;而针对需要进行进步激励的学生作文,则以引导为主,帮助这类学生提升作文教学的参与兴趣,进而参与其中,循序渐进中提升写作能力,可以为这类学生准备一个作文本,以此提醒和鼓励这类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提升作文水平。
总结:
基于以上对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有效策略的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助力词汇积累;游戏情境,调起学生兴趣;名著阅读,拓宽作文视域;教师点评,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等几方面的策略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提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宇琼.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J].学周刊,2020,12(12):114-115.
[2]杨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5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