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李进进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李进进
        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      江苏 如皋               2265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并在数学教学中唤起学生对真实生活体验的欲望,进而了解生活与数学间的关系。基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重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以此达成学生思想品质与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前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仅是要讲解课本知识,更应重视学生德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现德育思想的渗透,进而使数学逻辑思维与德育品质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与人文性,发挥教育教学的价值。
一、渗透德育理念,挖掘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挖掘德育教育内容,以此达成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大量数据,以及数学教学图片展示、应用题等,提炼德育教育信息,进而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德育教育渗透内容。
        如,一年级《数一数,比一比》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设计中的说一说环节,通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家愿不愿意帮助妈妈收拾家务?我们的好朋友小红帮妈妈把家务收拾好后,还把妈妈、爸爸、自己的衣服分类叠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妈妈的衣服很多,你们知道,小红是怎样知道妈妈的衣服多的呢?数一数,妈妈的衣服到底有多少?”为让学生对这个教学情境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进行讲解,使学生直观看到小红帮妈妈做家务的场景,进而模仿,并通过这样的数学问题的引导渗透,从中挖掘出引导学生日常养成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同时通过图片进行数一数、比一比,找到知道妈妈衣服最多的原因,进而解决数学教学问题。
二、联系实际,达成德育教育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应通过教学内容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相联系,达成德育教育的渗透目标。使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回馈于生活的教学真谛。

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当中,主动去寻找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进而通过这种关联性来达成德育渗透教学目的。
        如,在小学二年级《时、分、秒》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针对教学内容中关于时间的认识的,引导学生在认识钟表时间,让学生了解自己应当几点起床、几点洗漱、几点去上学等等与时间相关的生活实际内容,学习到,每天应遵守生活。学习的时间,养成遵守时间的优良习惯,进而在生活实际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拖沓、不延误的良好时间习惯。同时,通过教学内容中小时分钟秒钟的认识,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展示出神舟七号上天的画面,让学生对神舟七号上天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产生景仰之情,增强了学生对于祖国强大民族自豪感,进而使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指导,根据视频当中展示出来的画面和音频,了解神舟七号上天的具体时间所需要精确到分钟和秒钟,并播放神舟七号返回地面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在资料当中去观察和寻找神舟七号返回地面的时刻,引出与时间相关数学知识,拓宽数学知识视域,完成遵守时间与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渗透目标。
三、课堂学习,激发德育渗透参与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渗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德育渗透教育的兴趣。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利用小组探究完成教学内容的时候,渗透德育教育。进而提升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兴趣,使得学生在实际体验的教学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如,在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方程,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容易探究出:把未知数放在具体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的算式中,也可以利用公式来解方程,体会到殊途同归的玄妙,在学习方程知识时,逐步渗透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钻牛角尖,通过自己的努力总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另外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让学生通过对比过去的解决方法,体会新方法的乐趣,感知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势,通过对比不仅对知识有递进式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知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更新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在生活中也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自己,常常更新自己的小目标,在每天的学习中日臻完善,从而遇到更美好的自己,在数学的学习中悟出生活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渗透德育教育力度,达成德育教育渗透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凸显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渗透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德育渗透工作的开展,从渗透德育理念,挖掘德育教育的路径;并通过联系实际,达成德育教育目标;进而在课堂学习,激发德育渗透参与兴趣。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教育方法进行渗透,还需要学生方参与进来,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既掌握了数学教学内容又得到的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健全人格,拥有较高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徐远灵.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J].青春岁月,2020,(2):259.
[2]李文娟.德育智育融合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