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占玲
青海省泉口镇寄宿制小学 810399
摘要: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全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更好地优化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应充分而全面地依托于新课改的要求,采用情感教育理论,更好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文章在分析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理论;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
一、情感教育理论的概述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开始全面改革,对学生情感态度关注度更高,情感教育开始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征进行培育,能全面满足教学实践活动的要求,提升素质教育发展成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与语言技巧进行培育,在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应用价值,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具有特殊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与关键所在,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而全面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巧妙地渗透情感教育,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英语学习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以及英语学习步骤等,在每个阶段巧妙地渗透情感教育,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从而更好地优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理论的科学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观念存在偏移问题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理论的科学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在情感教育理论的渗透以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表现为教学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一方面,在情感教育理论的应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浅尝辄止,这就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常常停留在表象上,很难真正全面地提升教学成效,很难真正优化教学质量。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理论的应用环节中,仍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导,仍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辅助,并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情感教育理论的整体渗透成效,也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在情感教育理论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深入全面地将情感教育理论同学生的实际认知等巧妙结合起来,这就使得情感教育理论没有得到深入全面的贯彻与实施,教师也没有结合情感教育理论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这势必直接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理论的科学渗透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而全面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认知兴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以及教学质量。但是在现阶段,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和影响,仍较为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如,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把握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和素养区别,而是盲目地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也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表现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而是采用相对固化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以成绩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优生率来作为评价班级教学整体质量的标准等。
乏扎实的知识基础,这同样会影响英语阶段性教学的成效。
三、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中的应用
(一)贯彻落实人本主义理念,全面培育学生的认知兴趣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应该充分而全面地贯彻落实人本主义的科学理念,全面培育学生的英语认知兴趣。一方面,教师应该始终将学生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始终以同一视角来审视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结合不同学生的英语认知差异,结合不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效,积极全面地开展阶段性教学,为每个学生制订科学的阶段性学习目标,为每个学生安排明确的学习任务,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实践中。情感教育理论更加凸显了学生的情感感受以及认知能力,为此,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充分而全面地贯彻落实情感教育理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与学习质量,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英语认知兴趣开展教学活动。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显然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充分而全面地结合学生的英语认知兴趣,科学精准地创设相应的英语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实践中,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二)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深入有效的课堂互动等为切入点,巧妙多元地开展情感教育理论的有效渗透。一方面,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而全面地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利用好多媒体中丰富的视频、图文等多重功能以及作用等,营造宽松积极的课堂氛围。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在英语阶段性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对于形象直观的内容更有兴趣,也更容易理解与认知。为此,教师有必要依托多媒体手段来进行高效全面的课堂教学变革与创新。比如,在Happy birthday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进行教学。先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Happy Birthday》歌曲,逐步引入birthday与Happy birthday相关话题。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生日蛋糕制作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能提前对生日蛋糕birthday cake这一词汇的拼写进行猜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再提出启发性问题:“Do you know whose birthday today?”引申出有关生日庆祝的相关话题。另一方面,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应用情感教育理论,强化师生互动,积极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广泛的师生互动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理论渗透的任务。
(三)把握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明确目标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科学应用情感教育理论,教师应该将每个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英语素养。实际上,不同学生的英语素养存在着天然的不同,这是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现状。为更好地发挥情感教育理论的应用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有必要明确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并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区别,继而鼓励学生积极制订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实践中。特别是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英语素养以及学习任务等,积极参与英语探究实践活动。
四、结语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必须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充分而全面地把握学生的英语认知特点,采用巧妙多元的方式方法进行情感教育理论的渗透以及应用,更好地提升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的整体成效与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聪善.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8(4).
[2]谢领领.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