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说服力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熊红梅
[导读] 教师语言的说服力是教师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语言观指导下展现的
                          
        熊红梅
        肇庆市第二中学  广东省肇庆市 526040


        摘要:教师语言的说服力是教师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语言观指导下展现的,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再现。笔者主要从热爱教育,关心学生;修身立德,完善人格;关心时政,积累素材;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等四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的说服力。
        关键词:教师语言    修身    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基于该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师语言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语言的说服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想在教学中熟练掌握与运用语言,提升自身语言的说服力,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整体修养。
        一、热爱教育,关心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我们教师必备的素养。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在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怨无悔,纵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放弃;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才会对自身语言千锤百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才会执着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具备了敬业乐业的教育态度,展现自身语言魅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效果。但部分教师使命感不强,既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从不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如果师生关系异常生疏,那么学生就会质疑教师的言语,不信任教师。可想而知,最后的教学效果一定是差强人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包容学生的缺点和期待学生的不断进步。例如:在学生学习《调节学习压力》这课时,临近结束,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对表现最佳的四位同学进行表彰,当老师从讲台下拿出大雪梨作为奖品时,大家一脸惊喜。接着这位教师说:“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学会调节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像新鲜的雪梨一样给我们身体带来有益的养分。”这位教师的语言充满了人文关怀,正是源于她对学生的真正关心。
        二、修身立德,完善人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自身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正派,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
        习近平同志指出:“合格的老师是道德的合格者,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法治精神,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品性,教诲德行,给学生以示范、启发和激励。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浩然正气的语言宣扬社会正能量,用掷地有声的批判语言抨击社会不良现象,使学生懂得明是非、辨善恶。同时还要在学生面前避免一些不好的言行,例如语言粗俗,宣扬不正社会风气或是反社会言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作为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探究者,不能将目标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立德树人。


        三、关心时政,积累素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本时政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来增强教师语言的说服力。这就需要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看多听,注意时政材料、案例的收集,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填补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缺陷。例如:笔者在讲“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时,正巧正在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于是我将现场的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看,让大家感受这无比庄严神圣的一刻。这些时政新闻比纯理论的讲解更有说服力,习近平主席的宣誓真正让同学们感受到宪法的权威,从而树立宪法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有独具慧眼的信息识别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书刊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等,将国内国际的信息做一个收集,并能结合每一课所涉及到的具体知识点对资料进行选择运用。因此,要想让教师语言有说服力,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容忽视。只有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整详细,教师们才能在课堂上尽情发挥,才能滔滔不绝达到最佳效果。
        四、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我们常看到有的教师上课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长于雄辩;有些教师慢条斯理,语词平稳,长于解说。这都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专业的语言技能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1.博学多识,夯实语言魅力的理论基础。
        “要成为信息时代的好老师,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告诉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提高语言说服力, 就得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获得教师语言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首先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精通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其次还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教师要有接受新事物自觉性,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当然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政治敏感性是不可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新思想、新政策,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并进行积极的正面宣扬。
        2.学习技巧,提高教师语言表达的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对教师语言表达要求格外严格,不仅要把抽象的理论说得通俗易懂,还要说得生动形象,从而使同学们听着赏心悦目。这就需要教师应该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首先必须普通话标准;其次熟练运用发音、停顿、节奏、语调等技巧,使得口语清晰流畅、生动传神,增强表现力;最后,我们还有一些身势语的配合,比如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准确、简洁、优雅和富有个性的身势语言,既有助于人么顺畅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又能给别人以美好和谐的审美愉悦。
                                         总结
        语言表达是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教师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品质,懂得把握语境,掌握心理沟通的技巧,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在平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在课堂上满足学生成长的各种需要,才能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张贵新,饶从满,李广平.新时期师德修养简明读本[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吴蓓.浅谈政治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技巧[J].百花园地,2013.7
[3]田兆勇,王金莲.新形势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J].教育科学(素质教育),2011(8)
姓名:熊红梅(1982年2月),性别:女,民族:汉,广大省肇庆市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单位:肇庆市第二中学,单位邮编:526040,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