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
常熟市凯文小学 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形势空前严峻,人们不得不“宅”在家中以减少接触、抗击疫情。“在焦虑的状态下,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之一。”
“云”时代,“云”阅读,我们在线下阅读和线上交流的互动中,通过文字、语言、图像等传递阅读的美好,让师生、家长这一个个互联网上的“节点”,共同沉潜在阅读的世界中,滋养心灵、开阔境界,营造一个精神的家园。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鼓励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简称FVR)。“云悦读”以其内容的趣味性、交流的即时性、形式的多样性助力孩子们走上自由阅读的道路。
关键词:亲子伴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自由阅读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们不得不“宅”在家中以减少接触、抗击疫情。我们的家园像被按了暂停键,一片沉寂。“在焦虑的状态下,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之一。”[ 引自新华网:《疫情,怎样改变了阅读》]复旦大学张文宏教授这么说。的确,本是合家欢聚的春节,既然不能一起吃饭聊天,那就安静地读书吧!不妨把抗疫时光,看成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的阅读时光。
身处“互联网+”时代,网络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技术和教育联手,敲响了未来学校转型的冲锋号,我们的教育生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云”时代的“云”阅读,并非狭隘地指阅读电子书,而是在线下阅读和线上交流的互动中,通过文字、语言、图像等传递阅读的美好,让师生、家长这一个个互联网上的“节点”,共同沉潜在阅读的世界中,滋养心灵、开阔境界,营造一个精神的家园。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鼓励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简称FVR)[ 引自斯蒂芬·克拉生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第1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这里的“自由阅读”指的并不是随意地选择书目或滥读。FVR是一种无压力的阅读,是引导每个孩子为了兴趣而阅读,而不是带着重重的任务,如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每个生字都要查字典,每读书必写读书报告等。“云悦读”正是让阅读走向自由的最佳途径,它内容的趣味性、交流的即时性、形式的多样性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亲子云伴读”——阅读情境的自然产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引自孙京媛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也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父母的关怀抚爱中逐渐认识世界,在父母的行为中接受人格的熏陶,孩子对父母是信赖和尊敬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个假期,所有学生和父母一起宅在家中,亲子之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相处时间。这不得不让每位家长和老师一起,思考一种“亲子”的生活、学习生态。
我们倡导爸爸妈妈和孩子利用这段时光进行亲子阅读,读各种各样的绘本,读各种各样的经典读物,这样的陪伴,是最温馨和有味的。听,一位妈妈和孩子正在学习古诗《从军行》:
妈妈:小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军旅诗好吗?
小溪:妈妈,什么是军旅诗啊?
妈妈:军旅诗就是专门描写军人或者战争生活的诗呀!
小溪:我们要学习哪一首军旅诗啊?
妈妈:今天我们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四》,你来读一读好吗?
小溪:好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妈妈:读得真棒!不过你能读懂吗?
小溪:我不太懂,妈妈你给我讲讲吧!
妈妈:好,“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飘着许多的云,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意思是边塞古城和玉门雄关啊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小溪:黄沙百战穿金甲,妈妈,将士们穿上了金色的盔甲吗?
妈妈:不,穿金甲的意思是磨穿了身上的铠甲。你想,将士们在漫漫黄沙中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身上的铠甲怎么会不穿掉呢?
小溪:可是穿掉了怎么办呢?不是很危险吗?
妈妈:尽管作战很危险,尽管边疆的环境很恶劣,但是将士们可一点也不怕,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说他们发誓不打败进犯的敌人,就绝不返回家乡。
小溪:哇,战士们太伟大了!妈妈我还想读一读这首古诗。
妈妈:小溪,听你读着这首诗,妈妈不禁又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另一首诗,我给你读一读好吗?深夜接军帖,九州大点兵。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小溪:妈妈,这首诗是谁写的?“平安还”是让谁平平安安回来呀?
妈妈:这首诗是我们常熟二院的一名护士深夜接到任务即将出征湖北,第二天早晨出发前她的丈夫写的。意思就是让出征湖北的医护工作者们一定要打赢和新冠病毒的这场战争,平平安安回家。
小溪:那他们打赢了这场战争吗?
妈妈:最近,我们国家好多省好多天已经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了,之前的一些患者也都经过治疗痊愈出院了,希望应该就在眼前了!这可多亏了那些医护工作者,他们与病毒近距离地搏斗,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与坚守,才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小溪:医护工作者真是太伟大了,他们和战士们一样伟大!
妈妈:是啊,小溪,你也来读读这首诗好吗?
小溪:“深夜接军帖,九州大点兵。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妈妈:小溪,让我们一起致敬白衣战士: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这是发布在我校公众号上的“云悦读”音频,读着小溪和妈妈的对话,想象着那温馨美好的画面,不禁让人心生向往,亲子阅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随着统编教材的启用、语文教学的改革,对孩子的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孩子必须有足够深厚的文化积淀。然而一年级的小朋友阅读习惯尚未养成,他们识字不多,理解力有限,对于古诗这种高度浓缩的文学精华,阅读的难度非常大。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在这个音频中,妈妈引导小溪通过朗读、猜测、提问等方式一句一句理解《从军行》,还能结合当前的疫情拓展学习另一首现代诗。有了妈妈的陪伴阅读,小朋友不仅积累了两首诗,内心更是升腾起对军人对医生无限的敬意。亲子伴读,氤氲着经典的书香,浸润着亲子相伴的甜蜜。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亲子云伴读,便是把书这颗种子种入孩子心间的一种美丽的休闲方式,孩子在一种自然产生的生活情境中,用一种自由的阅读方式,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阅读的材料。
二、“朗读秀”——激励方式的独特创意
斯蒂芬·克拉生在 《阅读的力量》中告诉我们,有时候,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便可以让人从此爱上阅读。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爱上阅读,走上自由阅读的道路。
疫情让师生只能待在家里,无法直接交流沟通,然,我们所处的是信息时代,一切都是那么便捷,录音、发送、推出,就能让所有人听到你的声音。我们精心挑选了《洋葱头历险记》这样一本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精彩的国际大奖小说作为师生共读书目。老师们在线指导小朋友制定读书计划,按照计划每天阅读《洋葱头历险记》的一些章节。读到特别精彩特别喜欢的章节时,记得邀请爸爸妈妈帮忙录音,然后将自己的朗读录音投送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争取展示给所有人听。刚开始还没几个孩子投送,在我们的鼓励下渐渐地越来越多。每一份朗读录音我们都当成作品一样对待,事实上也的确是孩子的作品。
我们的孩子从9月份进入小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学拼音、识汉字,从读词语到读句子再到能流利地朗读出一段故事,真的是迈出了阅读的第一步。我给每一段录音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又利用学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共享这样的作品。疫情期间,老师们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这个舞台,做了七期“《洋葱头历险记》朗读秀”的推送,展示了21位孩子的朗读,让一切美好得以亮相。
相信那21个得以展示“朗读秀”的孩子,内心一定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样一种美好的阅读经验,这样一种特殊的激励方式,定能推动他们走上自由阅读的道路。而听到、看到这一段段“朗读秀”的孩子,何尝不是在与美好相遇呢?当文字与声音融合,当朗读声伴随着背景音乐流淌,阅读定当走向“自由”。
三、“线上答题”——阅读方法的无声指点
如果说《洋葱头历险记》主要引导学生勇敢自信地大声朗读,那么,《列那狐的故事》则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阅读也要带着些许思考。
为了鼓励小朋友们在自由阅读的路上继续迈开脚步,并且学会带着思考阅读,我们把《列那狐的故事》定为第二本共读书目,还根据书中的一些基本内容设计了问题,开展了“线上答题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采用手机扫码的方式进行答题。
从照片上来看,小朋友们一个个依偎在爸爸妈妈的身旁,爸爸妈妈帮忙读题,小朋友专注思考,画面温馨美好。我想,不管结果得了多少分,排了多少名,有没有获奖,至少,这样相依相伴的读书做题方式不知不觉又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也不知不觉让孩子们明白了阅读也要带着思考……
云上阅读,碰撞交流即时进行,老师们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无声地指点,让孩子的思考更具灵活性和迅捷性,他们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将不断提高,最终汇成终身学习能力,收获别样精彩的人生。
四、同伴荐书——自主阅读的有力助推
FVR之所以让许多人着迷,在于它最终指向于自由,即你可以选择看这本书,也可以选择看那本书。当你选择了这本书,你要是不喜欢了,你也不必勉强读完它。在读者看来,阅读是消遣,是享受,是一种美好的自觉。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丰富,让自己的生活更富有光彩。基于此,我们搭建生生交流的舞台——“童书乐享汇”,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好书,用自主的阅读行为,让同伴来影响同伴,让亲子伴读走向师生共读、生生共读,最终奔向自由阅读。
“童书乐享汇”系列活动注重榜样阅读的引领作用。在自由阅读的路上,总有几个跑在前面的孩子,不妨让他们领一领、带一带后面的孩子。于是鼓励小朋友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童书,而我们继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小小书虫”展示书虫照片及自我介绍,“童书乐享”以语音形式来说说自己喜爱一本书的理由,“童心童慧”呈现小书虫阅读这本书的痕迹——或许是一段精彩的朗读秀,或许是一张人物手绘,或许是一份宣传海报,又或许是两三行读书感受……就这样,当一个又一个书虫亮相舞台,当一本又一本好书,诸如《神奇校车》、《不一样的卡梅拉》、《森林里的绿房子》、《十万个为什么》、《吹牛大王历险记》不断被孩子们推荐出来,当一份又一份“阅读智慧”得以分享,相信,这阅读的感染力远远胜过于老师开列好书清单。
阅读,最终要还给孩子自由。因为我们的孩子还小,所以我们要从亲子伴读起步,再通过师生、生生共读来激发兴趣,然而我们最终希望的是孩子们自己爱上阅读,让他们因自己的喜好而选择合适的书自己安排时间来阅读。因此,我们最终要借助的,还是孩子自主的行为,让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让一个孩子影响另一个孩子,共同走向自由阅读。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想要人造船,不是给他木板、锤子和钉子,而是唤起他对辽阔大海的无限渴望。同样,想要让孩子阅读,不是给他书本,而是要唤醒孩子内心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形成愉快的阅读体验。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疫情之下,我们居家云悦读——亲子伴读,师生、生生共读,孩子们秀录音、竞答题、荐好书……沉醉于书香,不觉初夏已来临。而此时,疫情也已消散。
五月,新的学期,我们会继续领着孩子走进书海,在“云”上与知识为友,与名家为友,与真理为友,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温度,享受愉悦的“心流”[ 引自斯蒂芬·克拉生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第29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参考文献:
斯蒂芬·克拉生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2年第一版)
]活动,让每个孩子走上自由阅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