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战芳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11月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杨海燕教授的带领下,盐湖区校长研修工作坊的30名优秀学员怀着期待与憧憬,来到四季温润、阳光充沛、鲜花盛开,绿树葱茏的海滨城市--深圳盐田。作为其中的一名学员,我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激情和向往。
专家引领 高屋建瓴
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尚宝副院长作专题讲座《项目式学习的区域实践路径》,他以深圳市盐田区的为例,重点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兴起背景、以项目式学习撬动区域学习方式变革、区域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等,让我对项目式学习的三种形式:基于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基于情境的项目式学习、基于真实生活的项目式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参与真实的活动项目,进行收集、调查、研究、协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调查研究、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学习更真实地发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乐群实验小学王树宏校长做了题为《看得见的未来: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想与实践》的报告。王校长从“何以必须”“何以研究”“何以发生”“何以可能”四个方面阐述了乐群实验小学在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从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背景出发,明确了课程整合势必行;以杜威、比恩的课程理论为基础,了解了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用项目实践为抓手,体会到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实施路径之还原与抽象的关系:还原就是把教材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抽象就是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知识来学习。
围绕杨海燕教授抛出的六个问题:1、项目式学习到底是什么?2、为什么要推进项目式学习?3、项目式学习谁来做?4怎么做?5、什么时间做?6、项目主题如何确定。我在倾听中整理,在整理中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做初步的规划。
观摩案例 深度思考
三天来,乐群实验小学为我们呈现了几场项目式学习模块展示,印象最深的是一年级的《乐群与我》,四年级的《创意风筝》,五年级的《喂鸟器》,六年级的《建桥之约》。以下面两个案例为例:
案例1:四年级的项目式学习《创意风筝》,起因是深圳每年都会在大梅沙举办国际风筝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人们到了晚上都舍不得离开,能不能制作一个会发光、能够变换图案的夜间风筝?”基于这种真实情境,四年级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驱动性问题,深度学习由此发生。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展夜间风筝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式学习。经过多次尝试、反思、改进,最终利用科学、信息、美术等学科探究中所学到的知识,做出了轻质、漂亮、彩灯可变换的夜间智能风筝。
这种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形态,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学生围绕来自真实世界的学习主题,进行基于现实生活的、以学科联动为特征的开放性学习。不同学科教师同上一节课、长短课、室内外课……在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学习中,学科不再是课程的组织中心,它们被融入主题之中,学生作为研究者围绕某一项目或某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2:乐群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东部沿海,校内风景宜人、古树环绕,有大量鸟类栖息繁衍,是一个生态和谐的百年老校。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校园经常遭遇暴雨甚至是台风天气。
有一次,暴雨过后的草丛里,同学们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于是,他们产生了“要给鸟儿建造一个温暖的家”的想法。学生的想法得到王树宏校长的支持。2018年3月,“喂鸟器”项目研究小组成立了。
“喂鸟器”项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去研究认识鸟类,并以此为基础,亲历设计、制造、美化、推销、完善喂鸟器产品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逐层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探讨新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会科学与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融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在粘鸟站时,发现粘好之后很不稳定,我们想到一个好的方法,运用了数学老师教的三角形稳定性,添加了一根木棍,让它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它就很稳定了。”参与“喂鸟器”项目的贺美萁同学说。2019年6月,“喂鸟器”项目组的同学赴芬兰参加StarT全球峰会,荣获“2019年度StarT中国区最佳学生项目”。
主题式跨学科整合课程的各个主题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会对背后可能用到的知识进行预估,不破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选择主题时,学校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虑到现有教材的内容,尝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寻找那些来源于学生生活,又与教材相关并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内容作为学习的主题。
头脑风暴 同学共生
如何让项目式学习在学校落地生根,杨海燕教授带领大家从“教育思想的时代脉络”“课程理论的历史更迭”“项目式学习的3个关键”三个方面进行同学共生。
根据提前分好的六个小组,针对杨教授提出的六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通过小视频、PPT、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交流。 作为第五组的组长,我们的汇报主题是第5个:项目式学习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间做?为了做好这个课题,在前一天晚上,我和我的同伴们对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盘,讨论、反思。在不断的争论研讨中思路越来越清晰,大家一致认为:项目式学习真的是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和小组的努力解决问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一定要开始项目式学习,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对老师们进行二次培训,让这种理念人人知晓。再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确定主题,严格按照项目式学习的7步走: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制定方案、查阅资料、探究合作、成果路演、反思迭代。通过学校、教师、孩子、社会的共同努力,让项目式学习在校园落地开花结果。
心动不如行动,坐而论道如不如起而行之,我将利用这次深圳之行的契机,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学习,思考,实践,开始我校项目式学习的探索。
借用王树宏校长的一句话: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变是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道理。作为一位年轻的校长,我要不断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充实大脑,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让我们的学生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为未来的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