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苏银欢
[导读]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苏银欢
        广州市白云区清湖小学   广东广州  510440)
        [摘要]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一所城中村小学任教高年级,现以城乡结合部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为例,认为城乡结合部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有:多方激趣,让学生敢说;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积极评价,让学生乐说;不断提高,让学生善听。
        关键词:敢说,会说,乐说,善听
        
        人民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说:“古书中的‘苏秦游说六国’”、‘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在告诉人们语言的力量。”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口语交际的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都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扎扎实实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的素养。
        本人多年来,一直在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任教高年级,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本人所任教的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学生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一族的小孩,父母平时忙于生计,对小孩的学习疏于管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不高,老师平时的教学多注重基础(事实上这已经是用去了老师很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加上学生普遍存在着紧张、畏惧心理,有时虽然有表达的愿望,但害怕说错,被同学嗤笑,老师批评,造成课堂的冷场。他们更多时候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不会说。如何让学生敞开来说呢?现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些策略:
        一.多方激趣,让学生敢说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激起学生说的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的说。我的策略是:
        (一)借助导入语,激起说的兴趣。教材在提出口语交际要求之前都会有几句激趣的话,并会提出一些情景或要求。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童年时纯真、难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吗?”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共读一本书》:“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开看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接着提出了五个交流的话题。这些导入语,都很有激趣性,老师们可以用自己充满情感的朗读启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来激趣,让学生想说,敢说。
        (二)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我们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激发学生说的热情,让学生敢于说。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编故事,情境表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来进行。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请你支持我》的时候,我把课本上的“假如现在你要去找老师,希望他同意你办一份报纸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小组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说说谁最有可能获得支持。”改为我与学生的一次现场表演。学生对老师参与表演表现了很大的热情,在表演的过程,我对学生的表达作了适时地提示,表演很成功,为学生完成后面的任务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发言非常的积极。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制定班级公约》和第六单元的《父母之爱》,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意见不同怎么办》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即兴发言》都非常适合用这样的情境表演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辩论》,则适合用有关辩论的视频来激发学生。
        (三)先写后说,保证有话可说。有的口语交际任务,是需要学生提前准备好的,那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在上口语交际课之前,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把准备好的材料写下来,老师对所写内容进行批阅,学生修改并练习好,再发言。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演讲》时,我是这样操作的: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想讲的话题,然后根据书本的提示“观点要鲜明;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引用生动的故事”收集、整理资料,写下来,老师批改后,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把自己的演讲稿讲给家长听,让家长给你提提意见。最后才在班里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这样的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演讲的水平。五年级上册的《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我们都来演一演》《我是小小讲解员》,六年级上册的《聊聊书法》,六年级下册的《辩论》都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以写代说,要真正的让学生把所写说的出来,即使不能在全班说,也要在小组说,一定要给学生说的机会,这样才能达到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
        (四)小组合作,让学生更敢说。平时,我们会发现,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在老师面前,或者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无话可说,或者是不知如何去说,但在课堂外,在朋友间却很能说。出现这样的情况,跟学生的怯场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当中说,这样,学生就敢说了。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的《意见不同怎么办》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一则材料进行角色扮演,从角色的角度出发阐述看法。因为角色不同,学生在小组里的讨论很热烈,后面派代表到班上发言的时候,代表们的发言水平明显比之前有了提高。就这样,说多了,锻炼多了,说的能力提高了,当众也就敢说了,当众敢说,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更敢说了,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
学生敢说了,我们还要交给学生说的方法,让学生越来越会说。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积累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方面的积累,如生活、情感体验、阅读等方面的积累。生活体验越丰富,进行口语交际时可选择的素材更多,发言会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练习书法的同学,在《聊聊书法》时就比没有练的同学说出更多的体验;参加过义卖活动的同学在《请你支持我》中,说服校长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如何增加学生的体验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的活动,如书法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歌唱比赛、各类手抄报及绘画比赛等文体活动,跳蚤市场、水果拼盘、包粽子、做月饼、做汤圆等培养生活技能的活动,以增加学生生活积累,情感体验。
        老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五年级上册的《讲民间故事》《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五年级下册的《我们都来讲笑话》,六年级下册的《同读一本书》都是直接体现学生的阅读积累量的,事实上,阅读的力量是强大的,阅读量大的同学在语言的规范、组织和表达上都会比缺少阅读的同学强。老师可以在班级图书角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系列的读书活动,如图书推荐活动,阅读之星评选,阅读卡、阅读手抄报的制作等,鼓励学生多阅读,并引导家长多给小孩购书或带小孩到图书馆阅读。

当学生阅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不但口语交际的能力提升了,各方面的素养都会提升的。
(二)方法指导要具体。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
把握要点    具体方法
1、表达观点    先表达观点,再说理由。简洁明了,有理有据,
2、完整性和条理性    先列提纲: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3、仪容仪表    衣着整洁,大方有感情,可辅以动作、表情,增强表现力。
4、语言    注意文明用语,还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
5、时间    控制发言的时间,一般在1—3分钟以内。
        
        有了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表达更清晰、更明了、更自信、更流畅。
        (三)亲身示范不可少。就像教学生写字一样,要学生掌握方法,老师的示范是不可缺少的,老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做出范讲。还以《意见不同怎么办》为例,由于这一课的教学是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开展的,为了避免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出现争吵的情况,我先在一个选择“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的小组扮演环保局局长示范发言:“大家好,作为环保局局长,我认为春节不该燃放烟花爆竹。首先,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弥漫的硫黄味极其浓重,刺鼻的气味一连好几天都难以消散,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其次,燃放后满地的爆竹碎片的清理难度很大,给我们的工人加重负担。再次,爆竹声音很大,成了环境噪音。所以,我认为春节不该燃放烟花爆竹。”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明白了:首先亮明身份,说清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理由清清楚楚地讲给同学听。这样,整个小组活动的开展就有序和有效了。另外,学生上讲台发言,老师也可以做出站姿,礼仪的示范,使学生的上台表现文明有礼。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乐说
        孩子们是很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的,如果能对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这将会使孩子们更加乐于去说。而评价的方式多样的,可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家长评。
        为了增加学生说的机会,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我常常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小组评价,选出代表到班上做展示,也会有全组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交际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评价时要先说优点,再说不足,还可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基本认识辩证统一的关系,知道有优点必然存在不足,在评价的过程,他们学会了自我反思,学会了尊重不同的意见,讨论时能做到态度平和,以理服人,并尊重大家的决定,这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能力。
        我们还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表格如下:
评价项目    遵守纪律    主动参与    团结协作    仪容仪表
自评            ?            ?            ?            ?
组长评            ?            ?            ?            ?
教师评            ?            ?            ?            ?

        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的给出评价,老师的评价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如:“你的观点很清晰,很有条理,理由很充分。”“你的发言抓住了对方的观点,给予恰当反驳。”“你的发言姿态大方,语速适当。”我们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活动,给予孩子鼓励性的评价。如五年级上册的《讲民间故事》,五年级下册的《我们都来讲笑话》,是需要学生在家讲给家长听的,老师可以引导家长从语言、站姿、手势等方面多给孩子恰当的评价。
        这样,在同学、老师、家长的积极评价下,学生们会更乐于去表达,去说。
        四.互动互学,让学生善听
        口语交际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是: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因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还要教学生会听,让学生当一个“善听者”。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善听者”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要素:
聆听原则    具体方法
        看    听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对方,通过眼神让对方知道你在用心倾听,这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听    认真听,不随意打断发言者的发言,听完了再发表意见。
动    听的时候可以边听边记录,抓住重点,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言    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学生一定能成为一个善听者,口语交际能力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既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也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相信,只要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能力运用到生活中,他就会真正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