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单元整体阅读能力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 程红田
[导读] 单元整体阅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程红田
        淳安县梓桐镇初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711
        
        摘要:单元整体阅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材资源得到合理发掘和利用,并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助和引导功能,将学生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起来。详细而言,就是教师将教材中的各个单元进行整合,采用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教学法,整体讲解单元主题,总结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该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课的延伸,无论是单元整体阅读的教学效果,还是促进学生阅读水平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能力;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单元的教学模式较为常见,可阅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此,教师就要探索更加符合新课改发展方向的可行教学模式,其中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逐步走入我们的视野,与传统的单一教学相比,该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学生的自主阅读性被充分发掘,对阅读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故而,教师要对单元整体阅读这一教学模式下足功夫,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以合理路径使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更富成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学习潜力得以充分体现,不断提升他们的单元整体阅读水平。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单元整体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阅读教学单元整合的现实价值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了传统“一课一学”的课堂方式,教学核心主要围绕学生能力素养发展及单元整体观的模式,即以文章为训练材料的单元一体化教学,该方式能在课上节省一些阅读时间,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学习语言,有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充分体现了课本编者的意图。课本是主要按单元划分,细化为有的按内容,有的按题裁。不管以哪种标准,编者的意图是让教师根据该单元的特点来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选择的应用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我们还是侧重一篇一篇的教学,显然背离了编者的意向。此外,阅读教学单元的综合教学更加关注实现总体单元的目标达成,它能确保阅读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单一层面的阅读学习方式,而这也实现了教学内容编排与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化解了学什么与如何学的教学难题。总之,与传统“一课一教”课堂方法相比,该教学模式产生高效低耗的理想效果,它至少能为师生节省出不少的课堂时间,从而为阅读教学的广度、深度及宽度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这无疑对学生单元整体阅读能力的开发和提升极有帮助,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单元整体阅读能力的路径
        1.把预习作业纳入整体教学体系
        凡事预先做好充足准备,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在语文阅读教学前,教师要将预习作业纳入整体教学体系,既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帮助他们建立持久的良好习惯。同时,促进学生单元整体阅读能力,极大地提升课上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学习《敬业与乐业》一课后,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其预习同文体的课文,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等。对于议论文的预习方法,学生惯于探究该体裁的三大要素,在该次预习中,笔者启发和提导学生可以变通尝试别具一格的思维导图法来完成预习任务,即应用思维导图表达论点、论据的关系。 在填写思维导图时,必须概括论据,从而锻炼了自身总结能力。虽然这些预习任务量增大了,但学生对于新颖的预习方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他们整个单元的阅读能力。
        2.将语文学科知识系统化
        在传统阅读课上,部分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缺乏建立不同文章的联系,而是惯于“一课一教”的授课方式。由于语文教材中课文多,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不完善,导致教学任务重,教学效果不佳。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授课格局,它可以集中精力教授同一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体裁的特点。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某种体裁,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故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将他们的教学知识联系起来,加强语文学科的系统化,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关四季和景物的描写的,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单元中文章内容的关联性较强,教师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之前可以引入情境式的教学。如笔者曾借助多媒体PPT为学生播放 “春之声”的舞曲,他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 “一派生机、姹紫千红、春色满园”的春之景象之中,从而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功能。由于这个单元课文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为此,阅读主题明确,可以对文章语言和描写方法进行拓展,这样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就具备了系统性和连贯性等优势。
        3.鼓励学生积极质疑,拓展阅读内容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相比“一课一学”法,它更能体现出课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前,需将这一单元课文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和优化,增强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某篇课文为单元学习的切入口,领悟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的同时,让学生仔细研读文章,深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此时,学生们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教师此时应适时地鼓励他们敢于提出疑问,并在发现问题中积极思考,以探究中深入阅读,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准确地把握单元整体的阅读内容。
        例如:对于《背影》阅读学习,不少学生准确把握了“父爱”这一情感基调,但有不少学生在探讨中,提出了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父爱”的问题,这说明学生们认真思考了。而对于《白杨礼赞》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该篇课文的感情基调等问题,以此深化了学生对该单元整体内容的认识与把握。接下来,笔者又组织了自主阅读的活动,延伸阅读教学活动。笔者先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并做好摘抄笔记,以及说一说个人的观后心得等,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主阅读意识,提升其单元整体阅读水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4.积极创建单元整体探究小组
        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长期的阅读训练,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方式,与其他同学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进行平等交流和探讨,也可完成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具体来说,在单元整体阅读课上,教师可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引导他们共同交流讨论篇章结构以及写作手法等内容,给予丰富的自主学习体验感,提升其解读、赏析课文的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单元整体阅读水平。
        例如:在初一上册有关“至爱亲情”的整体阅读学习中,笔者组建了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们对单元知识进行全面剖析。在学生阅读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共同深入地解读和探讨该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等课文谋篇布局、结构特色、语言表达等内容特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笔者让各小组进行合理分工,自主调查文化背景知识,共同探讨和交流,深入剖析每一篇课文的具体内容、主旨思想等,以此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单元整体阅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要采用单元整体阅读的教学法来体现阅读学习的整体性、科学性及应用性。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阅读的过程中,不但注重对学生阅读知识的传授,更要将核心素养培育渗透于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各个细节中,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主探究性,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体阅读教学观下有效增强他们的单元整体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施海燕.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开展单元整体阅读的思考[J]. 读与写(下旬刊), 2019, (11)
        [2] 王蕾. 比较阅读——解锁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J]. 文学少年, 2020, (22)
        [3]龚燕. 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途径的探究[J]. 天津教育, 20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