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来良
汕尾市城区东涌中学 510021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既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又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高中语文;综合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明确核心素养重要内涵的基础上,要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教材,丰富教学活动,认真阅读课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语文素养涉及面广,不仅需要有基础知识的积累,在阅读能力、学习方法、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涉及。其中,语言的有效建构和运用是其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和提高核心素养为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更多内涵,提高思维水平。思维水平是他们认识客观事物和事物的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语文知识的学习归根结底也是认识文明的过程。在此期间,通过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识,促进他们思想方面的升华,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综合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语文课堂一旦失去想象力,就如同鲜嫩的花朵失去了水分。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打造充满想象的课堂,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就阅读和鉴赏来说,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描写月色及荷塘的语句。对于荷塘中荷花的描写,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荷花。在微风的轻拂下,荷花与荷叶由静变动,画面显得更加逼真、形象、生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将关于荷花的描写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联想来想象荷花的姿态万千,以及在微风的吹拂下叶动花颤、留下“一道凝碧的波痕”的样子,使学生喜欢上荷花。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的阅读学习打下基础。又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大致内容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这部巨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样,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对《红楼梦》形成初步认识,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在具体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细节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林黛玉初到贾府后,接触贾府中众多不同个性人物时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体会林黛玉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会使自己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探索语文背景知识
语文知识具有系统性,要想学好语文,必须有全局观念,必须从全局着眼看待语文知识。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王维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在讲解王维诗歌含义的同时,还要结合王维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将王维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内涵。王维的诗歌作品,通常具有一种空灵美。如王维的诗歌《鸟鸣涧》,就充分展现了空灵美。“人闲桂花落”中的“人闲”,表现出诗人的心不仅静,而且空,这样诗人才会有心情观看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才能将注意力放在桂花的动与静上,才能充分体会到桂花的美。由此可知,当时诗人的内心是非常平静的,如果诗人王维没有经历过生活和官场中的坎坷,是很难在这样的景致中触景生情,描绘出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的。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更丰富、更敏锐,使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是考试成绩。然而,将考试成绩当作评价标准的劣势逐渐显现了出来,如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如今,学生获取阅读资料的途径越来越多,但是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状态,他们会花费较多时间通过手机浏览碎片化的信息,包括一些网络小说等,很少花时间认真阅读世界经典名著。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无法从文学中汲取更多优质营养,还会越来越远离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高中语文学科应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更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引导学生对自我和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深入研读教材,做好教学规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综合素养培养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树立大语文观念、探索语文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婷婷.核心素养培育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文教资料,2019(21):63-64+72.
[2]刘永林.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N].普洱日报,2015-05-18(003).
[3]毕志祥.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13(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