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松
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200
[摘 要] 信息时代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知识和乐趣,还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信息化教学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积极探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关 键 词] “互联网+”;信息化;信息课堂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谈道:“技术的发展永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创新IT技术和产品的涌现在为信息化教学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机会;而随着教育变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内容将得到更为深入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其教学模式将逐渐向依托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现今社会“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微课、翻转课堂、慕课(MOOC)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兴起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技术的更新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学习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带来了我们对技术利用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1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反馈
所谓传统课堂教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学生耳听、,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程度上已经解放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以学生操作为主体,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形式。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问题1: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反馈不能及时的传达给教师,通过举手等形式只能传达部分学生的疑问,教师的答疑也只能针对部分学生,所以就会遗漏另一部分学生的问题,从而不能完成全部学生的答疑。
解决:有了互动教学的平台,人手一台电脑的信息课堂,让信息的实时交流成为可能。学生的发言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个一个举手发言,发言人数有限的限制,而是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所有学生的想法都能得到及时的表达,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双向互动。
例如:弹幕教学。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弹幕、短视频等流行网络技术代入教学,把教室打造成一场“网红直播”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表达自我的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人手一台电脑,随时通过网络平台,提出疑问,发表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时显示在屏幕上,让全体师生都能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实时个别反馈,根据课堂进程和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进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并不局限于上课的时间和上课教室的空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然学生也可以借助弹幕,了解别人的想法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全班集体交流。即可以让传统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变为双向的、多向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模式,也可以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在课堂中集思广益,更好的接受课堂学习内容。
2 传统课堂教学——复习旧课
问题2: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在课后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只能找到教师面对面的传授,这就局限于教师的时间和空间。
解决:有了互动教学的平台,让传统的知识总结环节变成回放式的内容重现,这就出现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
云服务等教学平台让课堂内容的备份、知识的重现成为可能。教师的授课内容,录制的微课,可以在全网络共享,随时随地提取和播放。这就让我们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总结,学生提问复习,变成回放式的内容重现。通过云平台等教学平台的教学素材共享,既解放了教师的时间和空间,又让学生的复习和疑问可以通过微课等教学手段更加科学及时的得到解决。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利用课外或者空余时间,调取自己想要重新学习的内容,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在“互联网+”背景下,采用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需要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把握和指引,这样才能让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互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scratch的认识》一课时,学习让小猫动起来。由于scratch是一个学生新接触的内容,而且是一个需要多练习才能掌握和熟悉的内容。课堂的40分钟只能让学生初步的了解scratch的操作步骤,想要学会并熟练应用肯定需要课后的实践操作。让小猫动起来需要设置小猫的动作、步长、方向等参数,步骤较多,学生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解和自己动手实践后,可能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了。但是这个时间又是一个没有教师的时间,于是通过课后的微课再学习或者平台上的知识再回顾就成了学生巩固新知的有效途径。
3 传统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反馈
问题3:我们的信息技术一般每周只开展1节课,所以课堂中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以后可能很难向任课教师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提交。例如前面的scratch作业——让小猫动起来。学生制作好一个作品以后只能在下一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反馈给教师再进行沟通和指导,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时间的间隔也是比较长的。学生在这段间隔时间内可能会产生诸如疑问淡化或者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及时反馈而遗忘等问题,并且教师指导沟通的时间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每一个学生都指导。那如何打破这个时间不够,指导沟通有限的问题,做到迅捷及时的在线效果测试与科学精确的信息反馈。
解决:云计算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便捷和方便。诸多的教学平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业的反馈提供了多种解决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借助UMU、问卷星等服务平台,也可以创建学校的数据库,应用云储存技术等互联网所搭建的信息共享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在线调查问卷和在线测试。让我们需要的信息反馈和效果反馈及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正做到迅捷及时,科学精确。让我们既对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有了科学的评判,也让我们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便于我们更好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适时做出调整,对自己的知识及时做到更新。
“互联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互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透明和便捷。这些互动方式的运用,能够让互动成为促进师生关系,提高预期的教学 效果的良好手段。教师在选择互动方式时遵循方便性、及时性、有效性的原则。围绕学生的特点,重新审视师生,利用学生和外在环境打造智慧课堂,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需要改变思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需要自己做出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学习能力,二者有机协调发展才能更好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信心课堂中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
[2]苏兴亚.浅谈计算机的普及与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
[3]王艳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构建因素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