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纯洪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离开语文教师创设的趣味性教学环境是很难的,那么,如何构建趣味性强的阅读教学情境呢?趣味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如何实施的呢?针对该问题,本文展开了相关策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阅读指导
阅读和写作可以说各自占据了语文学科的半边天,作为重要的知识汲取和信息输入过程——阅读,它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整体质量,更关系到学生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和发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侧重于自身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得教学关系有失偏颇,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缺失,学生感受不到阅读学习的乐趣,因此,阅读学习成绩只减不增。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展开了关于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结合多媒体视听教学优势,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兴趣,教师往往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比如,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刺激,如此,学生才不会出现课堂注意力涣散,以及精神不集中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那么,怎样才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对此,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曾给出相关指导,即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如今,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可以说是较为普及,它可以将丰富的文字、生动的音频和形象的图片等信息巧妙的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媒体视频课件,以大屏幕视频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看到这样的课文信息,阅读的兴趣就会倍增。比如,在教学指导《桂林山水》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音频信息《渔舟唱晚》与桂林山水美景的各种图片,如巍峨的高山、挺拔的青松、静静流淌的河水以及乌篷船上升起的袅袅炊烟等整合在一起,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小学生观看,当学生如痴如醉地欣赏完PPT幻灯片后,教师再来发起阅读倡导“让我们一起来通过阅读欣赏作者所描写的桂林山水美景吧?”,就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
二、结合小组问题探究模式,提高小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设计的方式,从教材的课文中寻找矛盾对立的探究点,或者是以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为依据,设计问题探究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构建趣味性强的语文阅读课氛围。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在教学指导列夫·托尔斯泰的这篇《穷人》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探究任务:(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说出他的几个代表作?(2)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故事?(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主人公一家“穷”?为什么?(4)你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懂得了什么道理?就此设计这些不同的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到教材中通过阅读而寻找答案,每位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的答案可能不同,而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和交流,则可以相互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营造了融洽、和谐和激烈的竞争式学习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学习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三、结合课文阅读材料,启发学生动脑想象动手绘画
有些课文,如寓言故事、散文和古诗词等,这些课文不同于普通的白话文章,具有一定的思维探究性和趣味想象意境,就比如说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人阅读这首诗可能想到的是大片的草木被火烧毁了,呈现出了一片萧条、悲凉的景象,而有的人在阅读中则品析到的是春风出来之后赋予草原的新的生机,这便是悲观和乐观的人视野所不同之处。因此,在教学指导此类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此类文章作为趣味性教学的引导点,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在读后用画笔将想到的内容画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更培养了学生审美和创造力。比如,在教学指导《枫桥夜泊》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个“诗配画”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在学生进行绘画的时候,为了启发学生,教师还可以播放与本首古诗相关的音乐歌曲《涛声依旧》,学生利用画笔去描绘安谧的夜晚、荡漾在湖中的小船、弯弯的月亮、闪耀的群星以及喋喋不休的乌鸦,借以表现作者张继的孤单忧愁和内心的烦闷,学生也可以在绘画中与诗人形成更深的情感共鸣。
四、结合课堂朗读竞赛,搭建趣味丰富课堂学习平台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通过“配画”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可以通过发生朗读的方式,与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也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和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和搭建朗读竞赛平台,比如,在学生学习完《示儿》这首古诗后,对于诗人陆游所表现的为国为民,壮志难酬,心怀天下的伟大家国情怀,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踊跃朗读,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随时做好记录,待学生朗读结束后,从多个方面,如朗读停顿、情感融入以及发音标准等进行评判,对朗读表现优秀者号召全班学生积极向其学习,由此树立朗读的模范和标杆,构建趣味性的朗读体验学习氛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怎样构建趣味性强的阅读学习体验课堂,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如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工作还在不断深入,贯彻和落实课程改革思想依旧十分必要。本文中,结合了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及笔者的部分粗浅教学经验,对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启发和引导方法展开了相关探讨,而其中不足之处,也希望能够得到同仁的完善和补充,如此,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篇章终将掀开。
参考文献:
[1]陈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76):30-31.
[2]张兆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0):57-58.
[3]薛亚芳.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