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波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大孙小学 251803
摘要: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一直以来可以得到语文课堂教学充分的重视。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尤为关键和急迫,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从阅读情境创设、丰富阅读教学的载体、开展小组互助阅读形式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及初步审美能力,这几点目标要想得到有效的实现,必须依托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1]。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培养阅读预感和语文思想情感,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不合理问题,必须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与措施,现作如下的论述。
1.阅读情境创设
小学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诸多事物均有浓厚的兴趣,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考虑到小学学生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其思维不是完全抽象式,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真实的学习环境,以此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文时,为激发学习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教学。预先收集有关于赵州桥的相关资料,可以是图片或文本,也可以是视频或漫画,总之要确保可以为学生直观展示有关于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待学生对赵州桥有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即可以正式上课。《赵州桥》一文的第3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赵州桥的“美观”,其中含有很多的细节性描写,这对于学生今后写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段内容做重点赏析,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更好体会到赵州桥的魅力。真实意义上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即“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再比如学习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文时,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于长征的视频,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读或个人朗读,在反复朗读这一首七言律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此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2.丰富阅读教学的载体
在阅读教学载体丰富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
①小学学生的阅读思维是比较活跃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来培育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比如在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文本、图片等形式来为学生展示诸葛亮计谋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领悟故事情节。而后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段落和句子加以解析,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丰富阅读教学载体,相信可以很好的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②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阅读渠道,教师可以在一篇优秀课文教学结束后,为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作品,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阅读能力[2]。比如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匆匆》一文有很深的哲理,且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挚感人。尤其是“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一段句子做全面的赏析,分析朱自清先生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是将什么比作了“针尖上一滴水?”。待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有关于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春》等等。
3.开展小组互助阅读形式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教学任务,且阅读内容有数量庞大的特点,即便是教师在课堂和课后指导学生来开展阅读,也会存在时间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阅读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高质量的阅读[3]。
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互助的阅读形式来开展教学,将班级学生按照教学需求分成多个小组。而后教师为小组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由小组将阅读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同学身上,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来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最后小组对阅读成果加以分析总结,每一位学生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有其他小组成员来点评。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比如在《我应该感到自豪》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开展教学,让小组成员扮演小骆驼、小红马、骆驼妈妈,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们演一演、说一说。相信通过创设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课堂气氛可以有效活跃起来,对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有重要的意义,长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结语
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效的基础,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而教师要做好长期教学的准备。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重点从阅读情境创设、丰富阅读教学的载体、开展小组互助阅读形式三个方面来着手,为学生创设更加富有趣味的学习氛围,更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开展更好质量的阅读教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实梅.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06):182.
[2]郭顺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J].科技资讯,2020,18(31):126-127+131.
[3]李霖珊.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湖南造纸,2020,49(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