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李恒菊 王婷
[导读] 1883年有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出现,而Leyden医生首次在无相关仪器引导下对一名肺炎患者行肺穿刺活检术,并成功检测到致病的肺炎链球菌
        李恒菊  王婷
        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1883年有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出现,而Leyden医生首次在无相关仪器引导下对一名肺炎患者行肺穿刺活检术,并成功检测到致病的肺炎链球菌。第一次应用于诊断是1886年,并成功做出了诊断。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首次在X线透视引导下进行,活检成功率大大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该手段并未广泛流行,近年来,随着大量高精度医疗设备的出现,高分辨CT与同轴活检抢的应用,明显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同时并发症大幅度减少,对于B超也可用于引导,到局限性很大,大量研究表明,目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公认的一种安全,准确的微创定性诊断技术,有研究数据显示,此方法的阳性诊断率大于百分之九十,还能应用于肺癌病变的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部病变的治疗,同时在诊断肺结节性质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螺旋CT对肺癌筛查不断增加,一些国家报告了小肺癌,发病率也在增加,有研究认为,直径在10-20mm的SPN具有较高的恶性风险[1]。据目前关于早期肺癌CT筛查的报告,小肺癌的发现对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会有改善,对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相关资料,将为直径≤20mm肺小结节提供重要信息,有文献报道,对肺结节患者诊断阳性率可达70%,能降低20%左右的死亡率[2],但对于早期较小肺结节,由于穿刺难度大,获取组织不充分等原因,临床上的阳性诊断率各不相同。
        1  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持续未缓以及影像技术的迅速提高,加之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跟进,越来越多的肺内病变被发现。不仅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视,而且目前医疗卫生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医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同时肺癌第一大国已经成为我国[3],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4],同时多层螺旋CT的广泛普及和人民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肺部常规CT检查及低剂量CT筛查的目益增多,使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升高,然而仅从肺结节在CT上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特点等影像学征象分析,仍有2/3的结节存在诊断困难[5]。)因此,如何让这些诊断困难的结节准确率更高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肺部疾病对于人们生活影响非常之大,如何更早的发现肺部疾病成为了目前临床医生的难题,早发现可以让病人及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临床上迫切需要适合的肺结节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策略[6]。
        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2.1  肺小结节概述
        肺小结节的直径≤20mm,根据密度不同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良性的如炎症、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因此肺内的小结节性病灶,可能的诊断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良性的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真菌感染、硬化性肺细胞瘤等[7],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当然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据人群大样本的统计表明,直径大于25px的肺内单发小结节,恶性的占到一半以上。

这样的数据告诉我们,决不可轻视体检时无意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80%-90%都是良性病变,但却要高度重视,因为仍有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定期检查必不可少。
        2.2  活检的必要性
        不管何种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了肺内、肝内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有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化验检查等,可以推测、怀疑为何种疾病,但没有医生敢百分百的肯定为何种疾病。举例,查体时发现肺内一结节灶,肯定会有不同的医师诊断为良性或恶性,这时候该怎么办?抗炎治疗,或者随访观察一个月、三个月?如果病灶增大,考虑为恶性,行外科手术,如果病灶无变化,继续观察。这是目前临床多采用的模式。如果一个月或者三个月以后,病灶增大,或者出现转移,那么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延误了治疗。如果病灶没有变化,患者也不能安心,大部分患者肯定心中老是怀疑此病的存在性,会经常复查。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发现病变,给予穿刺活检,患者会得到明确的诊断。如果是恶性的,能做手术先做手术,争取最佳时机。不能做手术,取得病理类型后,可以做相关的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8]。
        2.3  螺旋CT引导对于肺小结节的优势
        首先,螺旋CT作为先进的影像手段,具有穿刺准确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并能选择最安全的穿刺路径,对于小结节以及其他透视下显示不清的病变来说,因其分辨率高,能够增加病灶检出率。由于早期筛查阳性的人数较多,高达 20%,故对于已检出肺结节的患者,推荐使用更精确、更清晰的 CT 进行检查[9]。
        参考文献
        [1]丁楠.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咯血影响因素分析[C].郑州大学,2019.
        [2]潘良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20:.
        [3]刘彦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7:1-55.
        [4]黎良山.不同种类肺肿瘤的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C].浙江大学,2018.
        [5]潘元威.肺部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18F-FDG PET/CT表现与组织病理及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1-111.
        [6]杨丽.孤立性肺结节的癌症风险评估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D].第三军医大学,2017:1-92.
        [7]朱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意义及其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C].江苏大学,2020.
        
        通讯作者:王婷,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