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晅朕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51045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提问在高中数学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更是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让数学教师深入的认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提问中的各种反馈来对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详细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切实保障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效果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正文】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切实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课堂提问就是数学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课堂互动的效果。因此要想让数学课堂提问真正的发挥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就必须备课阶段就对课堂提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认真仔细的思考,积极寻找教材内容中合理的问题结合点,并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的提问形式,从而使课堂提问真正的发挥作用。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有充分的把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才能够使提出的问题形式科学,难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但是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提问过程中时没有提前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课堂提问的内容不能使所有层侧的学生都有收获。那些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认为问题难度过低不愿意浪费时间进行回答,而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认为问题难度对于自己来说过高,没有能力回答。这就使得高中数学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经常会出现冷场的情况。还有一些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不能选择合理的时机,在学生没有进入回答问题的状态时就提问,并且问题和学生正在学习的知识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联系。这种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的问题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不但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反而还会分散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专注度。并且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由数学教师作为整个课堂提问环节的主导,学生通常都是被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无法及时在数学课堂上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数学教师进行提问,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缺失,在遇到各种数学问题时也不会产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想法。
二、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 合理设计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全面细致的考虑班级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水平,按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层次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和形式。让使数学教师进行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涵盖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接收到问题之后都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难度,难度太高的问题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反而还学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一般来说要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接收到数学教师提问之后可以对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拓展,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能够在思考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说在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时,如果高中数学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条直线相交一共会产生几个平面?”大部分学生就会认为这样的问题没有一点思考的难度,而不愿意主动去回答问题。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引起学生的回答兴趣为导向,将这个问题的提问角度转为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经过两条直线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要思考直线是平行的状态,还是相交的状态,自然就比之前那种提问方法让学生更加具有思考的空间,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2 选择提问时机
选择科学合理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思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对数学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时候是比较适宜的提问时机,在这个时候提问可以以问题导向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学生在学习一个全新的数学知识时很容易出现不能全面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需要时间思考和记忆才能把新的数学知识完全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数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没有认真观察学生的反馈,某些部分没有讲解清楚造成的。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仔细观察学生对于讲授知识的的反馈,在学生对数学知识出现消化不好的情况时适时的进行课堂提问,通过提出的问题解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困惑,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加顺畅。比如说在学习斜率的相关知识时,高中数学教师提出问题时就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体验结合进行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爬坡的情况,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坡面长上坡费力还是坡面短上坡费力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很快就可以得出答案,在坡面短的时候上坡时会更加费力。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思考,并结合斜率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生活现象。
2.3给予必要的思考时间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整个提问环节的主体,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提出相关的问题之后就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真正发挥课堂提问这一教学形式的作用。同时高中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也可以让学生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索和讨论,在加强学生互相协作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认识到自己的欠缺。比如说在学习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设立相应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长方体教学模型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直线位置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空间中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它们是否一定是平行的?请举例。空间中是否存在着既不平行同时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种直线如果存在的话,怎么命名?空间中是否存在一个平面能通过这两条直线?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就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的思考空间中直线的相关位置,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切实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 伍硕.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7)
[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 王明. 亚太教育. 2019(01)
[3]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 张大鸣. 中国农村教育. 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