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王学朝
[导读] 以下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王学朝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陈郢小学  233080
        摘要:在我国俗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明确指出了朗读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们加强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多样的朗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们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语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朗读教学的优势,整体性地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路研究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朗读。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的方法,通过朗读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基本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也能够通过朗读,更好地揣摩文章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朗读的经验,每天都进行朗读,还要让他们把握住朗读的关键和精髓,掌握朗读的技巧。
一、创新朗读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传统朗读教学中,教师们主要以学生们自主朗读作为朗读教学方法,整体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无法保证课文朗读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们以寓教于乐的教学观念,创新朗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从朗读中感受到乐趣,体会语文的魅力,推动课堂朗读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一,角色扮演朗读方式。在富含多个人物塑造的课文中,教师们根据人物角色的特点,将其合理性地归类和划分,引导学生们自主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开展扮演性朗读,获得真实的角色体验。同时,教师们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第二,配乐朗读方式。在课文朗读环节中,教师们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文章内容挑选合理性的音乐,引导学生们在符合课文意境的音乐中深入文章语境中,更好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在描写美景的句子中,教师们为学生们挑选出节奏缓慢、意境优美的音乐,便于学生们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美景,加深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三,示范性朗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们缺乏高效的语文朗读方法,教师们以示范的方法向学生们阐述朗读的技巧,帮助学生们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促进学生们语文朗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二、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朗读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有机会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学习更多丰富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集体的朗读,除此之外,也可以给学生安排课下进行朗读的作业,让他们通过视频或者录音的方式进行锻炼。

当然,小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可以让他们沉浸到自己朗读的氛围中,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注意力也变得更加集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一开始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朗读的关键,特别是要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自己的情感特点。在学生慢慢领会到朗读的精髓之后,教师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朗读,从而逐渐地减少课上朗读的时间,集中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要让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社会,不仅要学会独立,还要学会合作,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独立与合作,实现更多人生的目标,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朗读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小组中安排时间进行合作朗读,从而让朗读的快乐加倍,收获加倍。
三、通过比较、揣摩等手法,引导学生朗读
        语言文字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是传递情与意的一种载体。小学文章当中不乏优美的词句,这些词句正是所要着重强调的内容。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揣摩作者内心真正意图的能力较弱,不能够正确地领悟文字当中所传递的感情,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语感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常见并且高效的方法。通过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文字魅力,并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有利于今后的语文学习。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一文章的时候,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当中“挂、露、翻、举”四字把秋天描绘的栩栩如生,我在黑板上出示一个描写手法普通的句子让学生对比,“金黄色的雪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分别朗读这两句之后谈谈哪个句子写的好,同学回答说“课文的好,因为他把秋天的景色写活了。”“课文的好,因为读了课文之后,我觉得秋天的样子在我脑海中出现了。”笔者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掌声,因为通过对比朗读,他们很快就领悟到了作者字里行间的魅力。紧接着笔者趁热打铁,让他们找出类似的优美句子,并且在全班面前进行朗读。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笔者所在的班级整体语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朗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科学完备的朗读教学体系,真正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学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娟.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208-209.
[2]杨国华.试论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现状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184.
[3]郭德萃.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思路[J].中华少年,2019(23):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