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种方式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吴晓春
[导读] 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教授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指导他们掌握挖掘内涵的技巧,提升他们整合信息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转化的练习,逐步地让学生学会深入地阅读。
        吴晓春
        浙江省温州龙港市第一小学 浙江 温州 325802
        摘要:判断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依据是多层面的,一是理解能力,二是内涵挖掘能力,三是转化能力,只有真正地把文本读透并且能为己所用,才算是真正的阅读。多数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高,仅仅是把内容读完了,根本不了解文本中蕴含了什么道理,也不懂得转化应用。全新的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多元化高效的阅读中增长见识,引导他们从阅读中获取终身受益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教授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指导他们掌握挖掘内涵的技巧,提升他们整合信息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转化的练习,逐步地让学生学会深入地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方式
        阅读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它是扩大知识储备、拓宽视野、获得优秀情感熏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科技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多数小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并不强烈,他们沉迷在各种网络世界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研究电子产品上,时间也被各种培训班占用,他们能独立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力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知晓阅读的重要性,加强日常的督导和提醒,同时安排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抓好课堂的指导时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推动他们有序高效地阅读,逐步地提高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好玩、好动的小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最佳的阅读状态中,材料中就要出现因他们入胜的元素,使他们对文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要知道材料中包含什么样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他们积极地投身到阅读活动中。身为语文教师,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排除传统枯燥的引导方式,运用多元化的策略来激起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去阅读。
        1、创设视听结合的情境。多数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耐心,无法面对纯文本式地阅读,难以在枯燥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结合这种情况,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来创设动态的氛围,将枯燥的文字以及抽象的描述通过真实的场景来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秋天的雨》阅读指导中,引用生活中的谚语来激起学生讨论的欲望“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让他们回想秋季下雨时的感受,回答秋天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视频资料:多个地区在秋雨下的景象,刷新学生对秋雨的认识,询问学生:“作者笔下的秋雨是什么样的呢?”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

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也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动力。
        2、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爱想象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在幻想未来的世界,结合这个特点,在阅读中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能够促使他们快速地找到认知的矛盾点和不足之处,进而激活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培养他们科学想象的能力。例如在学到古诗《绝句》时,启发学生从字面意思进行想象:清晨,柳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明亮,衬托地柳叶更加翠绿,这时飞来两只黄鹂鸟,在枝头上飞来飞去,似在歌唱。使得学生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帮助他们体会诗的意境美。这样鼓励学生自由想象的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有创意的想法,能够让他们将所读到的内容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进而将情感融入到表达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多个角度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
        高效的阅读需有正确的方法做支撑。在指导过程中将方法贯穿全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本举措。1、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长句或者一时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进行解读,及时做好阅读注释,另外提醒学生准备好摘抄本,将精彩的语句、段落以及对自己有所启发的句子摘抄下来,标明详细地出处,使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2、培养学生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阅读并不是短期的活动,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学生的疑惑也会逐渐增多,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做支撑,因此在指导中要安排学生每天定量阅读,组织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和内容,使得阅读成为他们日常必做的一项事物,让他们将阅读持续地进行下去,通过阅读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都能保持着良好的态度。
        总之,从兴趣、方法和目标这三个层面入手,组织小学生进行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体验,使他们对书中的世界感到好奇,提升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强烈的阅读欲望去探索文本,而身为老师则要协助学生把好关卡,与他们共同克服阅读障碍,指导他们有计划地阅读,不断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获得多方面的成长,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淑琴.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74.
        [2]余孝敏.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4):47-48.
        [3]刘根祥.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科普童话,2020(1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