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代光磊
[导读] 事业单位是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机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应与时俱进。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相对较慢,事业单位由行政管理向人事管理推进不彻底,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更为滞后,激励机制严重缺失,这极大的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  代光磊   266000

摘要:事业单位是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机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应与时俱进。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相对较慢,事业单位由行政管理向人事管理推进不彻底,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更为滞后,激励机制严重缺失,这极大的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前言: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切实保护广大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对单位的向心力。而传统的事业单位中缺乏较强激励机制,使得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1、激励机制概述
        激励机制是利用员工心理,通过精神鼓励、薪酬等因素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运营效率。激励机制的实现流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提取诱导因素,即从员工心理出发,提取能激发员工潜能的影响因素,如常见的薪酬、荣誉感等。第二,明确激励机制应该实现的目标,即在激励机制下,员工应该完成的任务内容继而通过小目标的集合,促进事业单位目标的实现。第三,动态激励。激励机制应当是一个弹性机制,可实现员工工作状态的动态监测,其并非单一的调动员工积极性,而是让员工自身荣誉感与事业单位发展的联系日渐紧密,构建员工与事业单位的良好关系。在此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情况调整相关制度,从而实现动态激励。在此过程中,应当实现员工与单位的双向提升,并通过激励机制优化单位运行模式。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作用
        激励机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为员工的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以相应的激励手段,如薪酬奖励等,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就能够充分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在激励机制的应用下,事业单位内部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所有员工都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动力,就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所有员工都向着统一的目标前进,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激励机制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薪酬和福利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同时也能够使员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这样员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以此为目标完成各项工作,在保证工作热情的同时,还能够使员工自觉遵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以此来达到最佳的工作成果。所以激励机制的应用,除了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之外,还可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激励机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3.1激励机制仅限于物质方面
        很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改革过程中,引入了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优化员工的工作态度,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很多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仅限于物质方面,例如,很多事业单位将员工的工作表现直接与员工的福利待遇挂钩,这也是激励机制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仅限于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失去对员工的精神奖励,那么长久下去,员工可能会失去工作的重心,也不利于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
        3.2缺乏精神激励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中,精神激励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能够保证激励机制作用的长远发挥。然而在部分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中,缺少对职工的精神激励,过分重视在工资、福利以及奖金等方面的物质激励,使得员工以物质激励为主要工做目标,忽略精神层面的需要。



        3.3激励机制不健全,公平公正性有待提高
        现阶段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迎来了很大的挑战,激励机制的问题不断加重,导致很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较高的意识,投入的努力也不多,虽然没有出现犯错的现象,但是也没有在工作的卓越程度上增加,这种现象的发生十分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普遍性,有些事业单位在公平公正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激励机制的设计虽然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很多领导都有自己的派系,与自己亲近的员工容易在激励机制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其他的员工则不断的被边缘化,难以在自身的实力上充分的展现。
        4、加强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4.1采用多样的激励方式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发挥,其最终目的是在于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让单位中所有员工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存在的价值意义,当然这就需要领导和单位尽可能的为每一个员工制定相应的绩效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定期适宜更改,在要求其在完成绩效目标之后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还有,强制激励,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性就是懒惰,在现实岗位中,惰性成为阻碍员工发展和事业单位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通过不断制定强制性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员工的惰性;当然在制定强制性激励机制时,应该综合考虑员工的心理素质,保证员工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
        4.2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机制的健全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定要在机制的创新模式上合理的调整,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提升做出较多的保障。一方面,健全岗位责任制,将员工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考核对象及其工作性质,因事因岗位制宜,设计不同的考核标准,确保考核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最后,注重考核环节的落实,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考核程序应保证公平公正,由个人总结、群众评议、部门领导鉴定和考核结果反馈等环节构成,重点抓贯彻落实。考核后,应及时公示结果。
        4.3转化思想认识,重视长期激励
        若思想过于传统,会使得激励机制无法适应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对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造成困扰,故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及时转化思想认知,从事业单位的长远角度出发,将人才建设作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此,管理者不能过分重视短期激励,而是将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健全、完善的长期激励行为,留下专业性、高素质的人才,让人才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长期激励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的长期激励能够提升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能够促进单位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在具体实施中,事业单位需要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纳入基本的长效激励机制,也可以实施一项关于工作年限的激励机制,让单位员工与事业单位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切实提高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
        4.4坚持任人唯才
        事业单位在人才的选拔上,应注意审核内部岗位和职务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在人才选拔中,一定要坚持用公平公正、真实客观的原则,按需设岗,因岗用人,废除那些冗余的职位,建立起单位新的岗位体系,打破落后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单位要保证职务和职称相互挂钩,针对岗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量化职工在岗位上的贡献,使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充分运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人才激励机制的发展和完善,既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地使用,又要根据不同的职工而有所侧重,并通过合理途径来实现,以更好的发挥出单位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玲.探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2014(09)
[2]月华.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浅析[J].财经界,2020,(10):255-256.
[3]刘雅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商情,2017,(26):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