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牛素艳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牛素艳
[导读] 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域内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得到更好地保护,而环境保护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空气监测能够对环保项目现场区域内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提示,为环保工程建设与运行提供有效的大气环境数据依据。

湖北省武汉市身份证号码:4106211991012****7   牛素艳  430000

摘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域内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得到更好地保护,而环境保护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空气监测能够对环保项目现场区域内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提示,为环保工程建设与运行提供有效的大气环境数据依据。当前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中进行空气监测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监测质量,因此应积极做好监测现场的质控工作,保证采样技术操作、样品保护以及采样点布设等关键环节的质量,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空气监测工作现场操作质量,为空气监测成果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环境保护;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导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同时科技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环境空气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加强空气监测尤为重要。城市环保是国家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实现环保目标要求充分认识环保的意义,强化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做好环保工作需要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环境监测是整体性工作,现场采样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工作中需要有序进行,保证空气监测质量。
        2环保工作空气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我国各地对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建设投入巨大资源,环保部提出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PM2.5自动监测。我国环境监测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多种监测技术结合的连续在线监测,目前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应用于环境监测中,构建以环境污染源要素为指标的自动监测系统。
        自19世纪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工业污染事故相继发生,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科学最初基于化学分析监测发展为多种学科交叉,监测水平在科技发展中不断提高。原始环境监测技术未实现监测数据实时监控,主要基于单台仪器不连续监测方式,这方样就无法及时掌握突发污染超标现象,各国将先进技术引入环保领域,如计算机技术等成为环境监测重要方式,构建以监测特定项目为目的的自动监控系统。发达国家在环境空气方面研究较早,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初颁布空气清洁法,为空气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19世纪80年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引领国内环境监测技术发展。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环境监测网络得到大发展,但大多数城市仅进行间隔采样,环境监测总站定期查看上报环境空气监测信息。19世纪90年代初建成覆盖103个城市的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200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变为SO2与可吸入颗粒物。21世纪后自动监测在我国蓬勃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2014年全国有161个城市实现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同时在现场监测中存在许多问题,目前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采样前未做好准备,相关机构不健全,监测点设置不合理等。现场采用各种因素使得管理机构不完善,监测不明实际工作中对质量管理重视不足,不能体现质量管理体系监管性。在空气环境监测采样前要制定合理的方案,选择正确监测方法,规范监测流程,采样现场做好勘察工作,落实环保政策。监测点位设置是现场监测的重要部分,目前环境空气监测中位置设置不合理,使得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3监控工程现场空气质量的方法
        3.1做好采样时间及频次的管控工作
        我国环保监测技术相关法规中规定了空气污染物监测工作采样的具体时间与频次,在实际现场采样操作中一定要参考国家规范要求严格控制空气样品采样时间与频次,为了对特定区域的针对性污染物进行严格检测,还需根据当前空气污染物监测的技术以及污染物大致浓度变化情况进行采样时间及频次的调整与优化。例如要进行空气颗粒污染物的测定时一定要保证采样时间在12h以上才能确保采样监测的严谨性与空气监测结果的真实性。
        3.2对采样器进行科学管理
        空气监测工作中现场采样质量对监测成果有极大的影响,而影响空气采样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空气样本采样器的清洁性与运行效果。例如在空气监测中常用的一种仪器是激光粉尘仪,该仪器内部采样器当中有滤膜结构,它能够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收集起来而后为空气监测与研究分析提供依据,研究人员通过对其主要成分的分析以及质量浓度的科学计算就能够对空气中粉尘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进行读取,当前该仪器可以针对PM2.5、PM10等重要粉尘污染物进行检测与浓度分析,在这类检测仪器中还会搭载强力抽气泵,以保证空气样品的采集效率,为后期颗粒物浓度监测成果优化提供保障。但在实际监测设备运行中,采样模块的运行及质量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监测技术人员要做好采样及监测设备的状态记录,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状态标注,并将设备信息归档保存,为采样长期高质量运行提供基础信息保障。其次要做好巡检并对仪器性能做好全面复查与检验。采样前要对采样记录的内容进行核对,并根据流程要求对采样信息进行保存,每个样本的采集质量都应符合流程要求。最后还应做好采样及监测仪表设备的定期保养与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效果才能够确保空气监测成果的精确性。
        3.3做好采样运输控制
        空气监测工作中样本的科学性影响着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因此在实际监测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好空气样本的采集与运输保护工作,采样之后要根据监测需求进行样本分类保存,由于空气样本容易受到生物、人为、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如果需要长期保存时就要做好样本保护及管理。当采样工作完成以后,必须及时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在对样品进行交接的时候,必须制定交接手续,假如不能及时对样本样品进行监测,要考虑样品是否稳定。一般情况下,在保存样品的时候,想要保证的质量,应该将其放在冰箱中,通常冰箱温度应该控制在2~4℃,防止样品发生变质,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3.4积极提升空气监测采样技术团队的综合能力
        由于空气监测工作采样是整体监测的基础性工作,对空气监测成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对现场进行空气采样的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不仅要注重采样设备技术操作、采样操作流程、空气监测采样标准化操作进行技术培训,还应通过质量培训保证空气监测采样技术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在空气监测管理部门应设置一个专门的培训组织层级来对采样操作人员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4结语
        在空气监测工作中应积极做好现场质控工作,对空气监测现场操作的各环节进行技术规范化控制,同时还应做好质量培训,保证现场参与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符合管理需要,同时建立完善的空气监测现场质量责任体系能够更好地落实现场操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保证其质量责任意识提升,并保证其在空气监测操作现场能够更加标准化地进行各项技术操作,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我国各地大气环境恶化的当今,在环保项目中积极强化空气监测现场质控效力才能够真正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依据科学性,进而为各地大气污染治理及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盛敏敏,方春霞.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7):24-25.
[2]吴甲贵,王龙瑛,宋双翼.探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36.
[3]蒋丹.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初探[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19-20.
[4]刘维飘.浅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