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支撑,结构优化,打造高效生产运行机制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孔磊
[导读] 新型管理区建设以来,在油田及公司的指导下,管理区以信息建设为支撑,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枢纽,以人员结构优化和工作流程再造为手段,积极构建高效的生产运行与综合管控机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山东济南胜利油田分公司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济北管理区  孔磊  251400

摘要:新型管理区建设以来,在油田及公司的指导下,管理区以信息建设为支撑,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枢纽,以人员结构优化和工作流程再造为手段,积极构建高效的生产运行与综合管控机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字:新型管理区、信息建设、高效机制
        1.基本概况
        该管理区共管辖油井388口,水井173口,计量站33座,配水间20座,管网310千米,路网300千米,工区面积321平方公里。管理区的生产信息化提升工程于2016年12底投产,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入库,油井、站视频覆盖率100%。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手触、目测等人工操作模式,现场管理由劳动密集型向信息技术型转变,推进了生产管理模式的变革,构建了“视频巡检、中心值守、人机联动、单兵指挥、快速响应“的新型劳动组织形式,减少职工劳动强度、达到无人值守的状态,为新型管理区建设提供支撑。
        2.机制建设
        2.1决策定位
        生产运行与综合管控机制是技术、经营决策方案的执行落地保障。生产指挥中心是生产运行与综合管控机制实施的责任主体,是专业化队伍和社会化队伍的协调管控部门。


        2.2岗位配置
        新型管理区建设后,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枢纽,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生产运行、系统优化、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全过程的综合管控信息指挥系统设置岗位3个:综合运行岗、注采输管控、视频监控岗,实行分析、决策、运行一体化协同管控,24小时不间断值守。日常生产运行中,生产指挥中心发挥 “中枢”职能,通过压扁层级,减少节点,简化流程,问题处置更加快速高效。
        3.高效机制运行情况
        3.1精准管控,平台持续跟踪,闭环管理保时效
        1)开展工作全程管控
        合理安排日常工作运行计划,安排加药热洗、日常维护和作业运行等工作量,并运用四化手段进行跟踪监控,确保油井维护效果及施工质量。通过日度视频巡检及组合预警报警,对发现的皮带破股、松动、盘根盒渗漏、功图变化等问题进行提前预警、处理,提高了油井时率,降低了躺井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2)生产异常精准管控
        参数预警和多参数组合预警判断生产过程细微变化,生产异常状况超前预警,及时处置。同时将人工智能工况诊断系统做辅助手段,减少人为误判。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和阈值报警功能对生产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损失。
        3.2优化管控,生产技术融合,节能降耗促提升
        管理区实施电力拖动系统改造,目前已完成140套,可实现参数远程实时调节、精确调节,为生产运行优化及油井工况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坚持“绿色、安全、环保”的发展理念,2018年完善气网流程55公里,安装水套炉燃烧器24套,达到了安全环保、确保升温、节能降耗、节省劳动用工的目的。

        3.3过程风险管控,专业监管控隐患
        1)日常巡检消除隐患
        全过程可视化的便利条件,强化对生产现场安全、环保、三标的视频巡检。分类统计治理,现场的问题次数呈下降趋势。事件回放责任追溯,管理区运用四化监控平台的视频回放和处置记录,收集QHSE案例,实行周会案例宣讲制度和重大问题日度通报制度,进行责任落实、警示教育及下步防范措施的制定。
        2)加强承包商管理
        从承包商资质、安全生产协议签订、HSE培训教育、现场监督检查等方面对承包商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认真落实“一罚二停三清退”的管理原则。通过开展承包商内部“自查自改”、引导承包商由检查“物的不安全状态”转向自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实行承包商现场风险违约金等方式强化承包商管理。
        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建立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注采站分散值班改为管理区集中战备值班状态,解决注采站值班人员不足问题,集中快速处置,减少损失,实现价值流转,拓宽职工价值创造渠道。
        4.取得效果
        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用工人数减少220人,劳动生产率增加400吨/人/年。工程指标向好,油井时率、泵效、检泵周期、平衡合格率均程上升趋势。躺井率下降0.2%、提液单耗下降0.7t/kw.h。
参考文献:
[1]刘昱.智能DNS及数据库安全技术在河南油田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7,0(1):69-70.
[2]赵旭.油井远程监控技术在油田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0(5):191-192.
[3]崔晓雨.油田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0):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