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罗斐文
[导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专业是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要想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就必须进行深度广泛的校企合作。本文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主要存在法规制度不完善,合作双方利益不一致,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和只重视物流技能培养,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柳州工学院  罗斐文  545616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专业是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要想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就必须进行深度广泛的校企合作。本文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主要存在法规制度不完善,合作双方利益不一致,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和只重视物流技能培养,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流管理,物流人才培养
        引言
        当前物流行业里人才需求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方面需要少量的人员进行上层管理,对物流规划、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底层操作工人,他们需要从事人工搬运、分拣、储存等方面的工作,虽然实操优秀,但理论知识欠缺,造成工作中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本文就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物流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物流行业是一种实操性比较强的专业,很多学校往往针对仓储的实操训练较多,而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则多数是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而通过校企合作就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的局面,可以解决校方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相关实践基地无法建立的现象,也解决了企业招收人才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可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实时的走进行业前线,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为今后教学及时的补充素材,提高教师实践水平。从学生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良好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一片天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机会,既丰富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因此,对当前物流专业来说,开展校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2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法规制度是影响校企合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双方的合作积极性。当前政府还没有出台系统全面指导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没有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使得高校在与物流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后果是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就开始互相指责,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合作关系迅速结束,甚至反目成仇,从而不能形成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1]。同时,当前还没有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学生一旦出现意外,家长会把所有的责任加在学校身上,学校将难以承担。所以在没有完备的保险制度保护下,学校不愿意学生过多过久地进行校外实习,从而增加意外产生的概率。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物流企业也不愿意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因为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要付出很多代价,产生了各种显性和隐形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如果政府不能从税收优惠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将导致企业积极性降低,最终退出校企合作。
        2.2校企合作双方利益不一致,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普遍缺乏长效机制,不能长期深入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由于各个学校只是将校企合作当作完成教学过程的环节和评估的指标,没有把合作企业看作长期战略合作的伙伴。表面上虽然合作的企业很多,但企业合作时间短,甚至有的学校每年都更换合作企业,没有长期合作的战略合作企业。合作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只有参观学习或者定岗实习,不能做到全方位多层次整体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往往是要求企业必须尽到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损害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但对于企业的补偿机制,对于企业的利益关注得不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不会利用高校的资源为自己企业的长远发展寻求技术支持,奠定人才培养的基础。
        3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
        3.1完善校企对接运行机制
        当前在物流专业,想要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就要完善对接运行机制。在物流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中,可以借助政府政策投资,建立提供给整个地区使用的公共实训基地,借此可以组建由政府投资、学校管理,企业与行业参与教学指导的校企合作体系。对校企之间的合作提供完善的监督运营机制,原有的校企合作建设企业与校方之间的合作,在时间与岗位提供上没有保障。而通过企业与行业进行的监督,保障学生在实习环节,可以设身处地的处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
        3.2制定长效运行机制,兼顾双方利益,进行长期合作
        学校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深入全面地看待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必须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办好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企业也必须看到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双方应站在互相理解,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校企合作的制度和操作流程,合作的内容要广泛深入,要在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双方针对物流岗位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将企业培训的内容和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课堂。学校可以派遣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两年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学习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操作流程和职业技能;企业也可以派内部人员来到学校,结合最新的物流发展情况和岗位要求教授学生,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通过学校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由于电脑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学生接触信息越来越方便,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早早地接触到了很多社会信息,形成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力,传统的说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观念。所以学校必须要将职业导向,职业规划等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老师在上课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灌输,使学生正确认识物流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要结合社会成功人士的经历给学生树立厚积薄发的观念,要有从基层工作干起逐步发展的思想。定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让学生能够轮岗实习,学习到多个岗位的技能,并给予学生充分的精神激励和适当的物质激励。
        结束语
        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期间,通过有效的渠道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可以更快速的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通过多形式、多模式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桥梁,对提高院校就业率,增加企业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英.物流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的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4)51-52.
[2]王丽娟.浅谈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2(49)22-23.
[3]杨学梅.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56(11):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