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背景下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张媛媛
[导读] 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机构分支,具有极为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其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社会服务活动,例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期望有效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能,相关事业单位需要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手段,全面分析其重要性,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推动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面发展。

山东省滨州市医疗保障事业中心  张媛媛   256600

摘要: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机构分支,具有极为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其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社会服务活动,例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期望有效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能,相关事业单位需要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手段,全面分析其重要性,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推动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政府会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引言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以及事业单位人员职责履行是否到位。但就调查数据来看,当下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意识不足、管理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落实,并对后续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
        1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层次发展、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国家治理等呈现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财政制度以及会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内容多样化,比如,在优化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优化会计核算的标准以及方式,促使会计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核算的具体范围,直观呈现财务成本支出以及资产负债情况;增强财务会计功能的同时促进会计核算更具谨慎性;完善已构建的会计报表体系,促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化以及决策的实用性。
        2政府会计准则背景下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
        2.1建立双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是主要内容,辅之以预算会计针对归入预算管理范畴中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实施核算。将财务会计核算引进其中,能够有效弥补预算会计核算的不足,将分散细化决算报告作为基础,编制能够对财务总体状况加以反映的综合财务报告,将现金制当作前提,在其中引进权责发生制,在对预算执行加以反映的状况下反映资产负债等多方面信息。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实际需求,与软件开发商进行联系,并在第一时间内对现存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调节,其中具体包括针对漏提摊销与折旧资产实施补计提、在一套系统之下创建两套核算模式、分析研究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期初余额等,完成相关数据信息的良好的转化。另外,事业单位需要财务和各项业务之间实现有机结合的基本观念,不但要加强财务监管职能,同时财务工作内容也要上升至业务层面,掌握业务的实际需要,为了更加良好地给相关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提供服务,应做好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使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实际需求得到良好满足。



        2.2落实折旧和摊销的新规定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针对固定资产会计计量转化成实提折旧与摊销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作用加以大力应用,同时确保资产具有一定安全性,努力把实提折旧与摊销落实到具体实处。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能够创建相关的资产清查团队,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具体实施清查之前,预先编制相应的明细表与清查计划,之后各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实际应用固定资产的首次使用时间、年限和具体的应用部门等相关要素实施自查,之后对报表进行上报,实施核查。后续工作便是实地盘查且对有关情况加以核实,最后针对账内及账外固定资产实施盘点,给折旧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实际执行清查操作时,内部、外部审查小组与监察小组均要参与其中,这样能够有效规避因为人为原因所造成事业单位利益遭受损害以及资金浪费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最大程度对各相关部门的闲置资产进行盘活,提升资产的实际运用率。另外,关于预算项目,其生命周期通常都是15年,固定资产实际的生命周期一般都超过六年,实施实提折旧与摊销会造成两个时间周期出现脱节的情况,在项目结题验收过程中资产摊销及折旧依旧存在,结题之后摊销和折旧怎样实施分摊,各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对选用的摊销和折旧方式加以创新。
        2.3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系统,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事业单位每年结束年度预算执行后,必须要对其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以此来了解该单位年度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具体而言,就是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系统,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并且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始末,形成一体化管理。评价结束后,事业单位要向财政部门提交评价报告,在财政部门给予了整改意见反馈之后,应该尤其提高对这一结果的重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需建立专项资金执行奖惩机制,对于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奖励;评价结果与执行目标相差较大的部门也要有相应的惩治措施,例如给予批评或者减少该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通过以上方式能够激励各部门用对钱、用好钱、快速用钱、规范用钱,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
        2.4实现对财务人员的全面培训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应用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必然会出现会计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的问题,所以为了确保能够真正实现利用新会计制度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完善,则必须要实现内部工作的有效落实,这样才能保证通过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才能保证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时,可以通过财务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来推进新会计制度的应用走上正轨。此外,为了保证能够真正实现利用会计职务的发挥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情况,也要通过其他机制的共同应用来推进新会计制度的应用更加完善,这样才能保证通过多种工作的落实来真正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需要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用多方面措施,如落实折旧和摊销的新规定,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财会人员专业能力等,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征.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07):117+119.
[2]王璐.关于执行新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