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卢颖 沈庆荣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度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特殊情况,病情容易反复,预后差,死亡率高[1]。因此对于该患者而言,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病情的发展及恶化。由此,本次实验将讨论使用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7~90岁,平均年龄(74.19±10.73)岁。实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73.84±10.6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要注意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在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不能吃过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不要一次摄入过多的水,要保证每天的出入量平衡,甚至达到负平衡。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在自己的能力
范围内来进行适当的活动。
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主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管理来改善心衰[2],首先心衰的病人以及家属应准确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应使患者有平稳的情绪,避免一些诱因,同时应注意体重的管理,日常体重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体内水钠储留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判断利尿剂使用的疗效,准确的治疗,以及准确的记录,可以为后期提供相应的依据。另一方面,应注意饮食管理,减少钠盐的摄入,这样可以有利于利尿剂的发挥作用,同时应注意休息与适当的活动。长期的卧床不利于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很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同时也有一定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所以建议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下地活动,从而避免一些产生不良情况的诱因。
1.3评价指标
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见表1。
表1 护理后满意度对比[n(%)]
三、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逐步进展而产生的,例如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等[3]。心力衰竭临床分为4级,级别越高病情越重。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胸闷气急,腹胀纳差,夜间不等平卧等等。主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表现,比如高血压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等等相关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舒适护理是一种注重患者舒适感及满意度的护理方法[4],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其饮食,调整患者的作息时间,帮助患者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5],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进行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平.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004(087):17145.
[2]任亚爽, 杨苗苗, 汤平.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v.18(02):217-217.
[3]陈洁君.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012):159-160.
[4]承瑶.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理医生, 2015, 21(10):207-208.
[5]杨琳, 李勇.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