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颖 沈庆荣 陈晓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探究鼻罩与面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我院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时段内收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对60例予以分组。就常规组选取30例研究对象给予面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选取30例研究对象给予鼻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理进行治疗,展开两组的临床观测,所得患者的血气指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3项血气指标均未存在明显区别;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3项血气指标所得结果均呈更优显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罩与面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均对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相比而言,鼻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对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鼻罩;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工型呼吸衰竭;护理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急性发病的过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患者的呼吸系统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该疾病若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将会造成患者体内出现酸碱失去平衡且电解质发生紊乱的情况[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水电解质异常、酸碱平衡紊乱的概率高达80%,这些症状与患者合并病发呼吸衰竭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采取无创正压双水平机械通气(NIPPV)进行操作,该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但同时,该种治疗方式并未改正患者的呼吸衰竭情况,甚至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NIPPV时,需注意连接方式的选择,适宜的连接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效率[2]。故本文主要是探究鼻罩与面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工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抽取我院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时段内收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对60例予以分组。所选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诊断结果。男性中共挑选了35例患者,女性中共挑选了25例患者。
常规组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为(62.1±4.3)岁;观察组患者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为(62.5±4.4)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常规吸氧操作、祛痰、抗炎、营养支持等,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呼吸机进行NIPPV治疗。
常规组:该组患者采取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取经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将呼吸机的模式设定为S,并保证吸气相压力在10cmH2O水平上,并保持逐渐增加的趋势,每次增加的幅度保持在2~4cmH2O,要求最高的压力值不得超过14~16cmH2O;呼气相压力在3cmH2O水平上,要求最高的压力值不得超过4~6cmH2O。1次循环包含1次呼气和1次吸气,1分钟约在12~14次的频率上。治疗时间上保持一天12~24小时。持续治疗1个星期。
1.3疗效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数以(%)的形式表述,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计量即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所得结果在表示时用(±S )形式,经t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血气指标
相较常规组,经对观察组进行观测,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3项血气指标均未存在明显区别;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3项血气指标所得结果均呈更优显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且是可预防、可治疗的一种气流受限性疾病,该疾病所表现出的气流受限并不是完全的可逆过程,而是呈现出进行性的发展趋势[3]。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是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超出日常病况的情势下出现了持续性恶化的情况,故在治疗该病症时需对常规采取的治疗方式进行改善[4]。
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通气程度以及缺氧程度,并积极影响患者体内的血气指标[5]。
综上所述,鼻罩与面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均对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相比而言,鼻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对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学群,傅铁军,姜婷.鼻罩与面罩连接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09):1238-1240.
[2]温伟,张新超.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诊的应用:始终在路上[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003):189-190.
[3]刘朝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v.13(08):138-139.
[4]马芳丽,张志刚,李斌,等.头罩式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9,021(001):7-11.
[5]李秀娟,王妍,陶彤.老年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效果及问题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