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鸣
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1830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第三个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为的是警示大家,提高大家对慢阻肺的认知,以便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保障自己呼吸系统的健康。
对于慢阻肺,相信我们听起来并不陌生,因为它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近几年由于吸烟群体、老年群体的增多以及空气污染的加重,使得慢阻肺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老年群体呼吸健康,乃至身体健康的疾病,同时也被临床上称为“潜伏在您身边的第三大沉默杀手”,对身体的危害仅次于心脏病和脑卒中。
本文我们就围绕慢阻肺展开,分别向您介绍慢阻肺的那些事儿。
一、慢阻肺的含义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英文缩写“COPD”,是目前临床上多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病群体以老年多见。为了更好的理解该疾病,可以将慢阻肺三个字分开来看,慢即慢性、阻即气流阻塞、肺即肺功能下降,因此,可以得知,慢阻肺不仅是慢性疾病,病程时间较长,还会损伤患者的肺部功能,降低呼吸肌耐力,影响患者呼吸功能。
二、慢阻肺的致病因素
据临床多项研究数据显示,慢阻肺的致病因素较多,吸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其次,长期吸入职业粉尘、化学物质,或者空气污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幼年呼吸道疾病史、家族遗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等均是诱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慢阻肺的主要特征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为主,部分患者伴有食欲减退、抑郁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功能衰竭等情况,降低生活质量,危害生命安全。
.png)
四、得了慢阻肺会有哪些生活影响?
据流行性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群体已经有1亿之多,其中40岁以上群体的患病率在13.7%以上,并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并存在,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加重临床上的治疗难度。由于患有慢阻肺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呼吸系统临床表现,所以会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呼吸乏力、活动时气促情况加重、喝水时都感觉肺部疼痛、不能去高原旅游、运动力降低、活动力降低等,此外,严重的慢阻肺患者还会因呼吸衰竭,或者诱发较多种并发症,例如: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猝死等,最终增加死亡率,因此,慢阻肺的危害较多,除了会损伤呼吸系统,增加患者日常的不适感外,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五、慢阻肺的预防
要想预防慢阻肺,首先就是要戒烟,毕竟吸烟是慢阻肺的首要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预防慢阻肺的必要举措;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感冒的次数,避免细菌、病毒的侵入,尤其是小儿,更要定期接种疫苗,积极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免疫力,保证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身体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在饮食上,保证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的补充,坚持一日三餐,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补充营养,尤其是维生素、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等,而对于高风险人群,则需要加强肺部功能的监测,以便及时发展疾病,积极治疗;日常生活中应该保证室内的通风性,做好保暖工作:对于长期从事粉尘行业的群体,需要佩戴防护用具,如果出现慢阻肺疾病,必要时可以更换职业,而对于长期下厨房的女性,更应该搭配高质量的抽烟机,减少油烟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六、慢阻肺治疗的目标
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临床上尚无根治的方式,只能通过长期的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其属于目前临床上多见的呼吸系统非传染性疾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则可以提升预后,此外,坚持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长期在医嘱下使用药物治疗则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虽然慢阻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对呼吸系统也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只要接受正规、有效的对症治疗,还是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目前临床上慢阻肺的治疗目标主要以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防止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为主,多选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其他药物治疗,并辅以氧疗、肺部功能康复锻炼等,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呼吸肌,提升呼吸耐受性以及运动耐力,从而全面的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此需要说明,慢阻肺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以吸入类药物为主,例如: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等,这类药物的特点为:可以直达病灶、促进药效的充分发挥;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少,安全性高,不易产生全身不良反应,此外,还便于携带,可以使患者随时都可以服用药物。
如上就是本次向您介绍的关于慢阻肺的全部内容,而在文章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治愈率较低,所以一定不要放松警惕,如果治疗效果明显,也要在医嘱下执行后续的诊疗流程,并且坚持复查,了解自身的肺功能情况,并且正确使用相关氧气支持装置,保证合理药物使用,以便保证治疗的效果,如果治疗效果不明显,则需要分析原因,规避影响因素,并及时处理,以便纠正患者的病情变化。。
曾鸣鸣(1986-11-16),汉族,女性,籍贯: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