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的合理使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银红梅
[导读] 活血化瘀药具体指的就以通畅血行、消散淤血,以及治疗与血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银红梅
        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活血化瘀药具体指的就以通畅血行、消散淤血,以及治疗与血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也可以将其称作为活血祛瘀药,简称化瘀药或活血药,活血力强者,则被称做为破血药。活血化瘀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通常被应用于内科、外科、儿科等多科病症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通过对活血化瘀药的研究,也为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拓展了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合理的应用活血化瘀药,确保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也成为了如今医学研究者所重点研究的内容。如果盲目扩大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则势必会产生误导,严重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其他不良后果,为此本文特对活血化瘀药的合理使用进行分析。
        一、活血化淤药物的疗效
        众所周知,在中药学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非常多,在对这些药物进行界定时,主要就是根据其畅利血行、消除淤血症为主要作用进行界定。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则主要针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为判定标准和药理指标,但是一味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其作用机理也非常复杂,一些药物不仅具有活血作用,而且还同时具有其它功效,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多以复方为主。这也就说明在某一病理状态下,究竟何种功效发挥主导作用,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比如在治疗免疫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红斑狼疮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疾病本属正气不足,而致风热毒邪内侵,长此以往就会累及脏腑,导致血瘀,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以扶正祛风、活血化瘀和解毒清热为主,所以,常用药物有川芎、当归、红花、丹参,这些药物虽然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养血和补血的作用,以针对本虚,在上述几味药材中,有一些药物同时还具有止痛的功效,这样也能够达到改善疼痛症状的效果,经过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药物同时还具备调节免疫的作用,因此是多方作用的综合性体现。再比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主要的治疗原则为祛风除湿通络,在此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这样一来往往会选择延胡索、当归、川芎和牛膝等药物配合使用,实际上这几味药材不仅具备活血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帮助患者改善疼痛症状,如果只是将治病的所有功效归于活血化瘀,则势必会产生误导的情况,或者盲目夸大治疗效果。
        二、活血化瘀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瘀血症
        瘀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紫暗、肿块等,体内癥瘕同样属于瘀血症的范畴内,而恶性肿瘤具有以上特性,这也就说明引发恶性肿瘤的病因之一就是瘀血阻滞。如今在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大多数会选择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近两年内有人对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肿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及通过临床对比实验,经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活血化瘀药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后,不仅恶性肿瘤转移的发生率有所提升,而且转移的发生时间也有所提前,因此认为活血化瘀药物具有促进癌细胞表面黏着性降低的作用,导致癌细胞易于移动,加快肿瘤细胞的运动性,使转基因和瘤基因活化。加之,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接受放疗或化疗治疗,所以就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推动了肿瘤的转移。虽然该项实验并未言及具体使用哪些药物,但却明确提出活血化瘀法,不适合应用于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同时也对盲目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所引发的危害提出了新的思路,特别值得反省与深究。


        除此之外,在中药中,具有破血消癥作用的水蛭、斑蝥等,不仅活血作用强,而且也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所以在为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此类中药,但是这类药物在应用时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毒性,所以对于患有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量服用,因为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全身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下降,且新陈代谢出现障碍,在服用后势必会加速患者死亡。
        三、活血化瘀药物的合理选择
        中医治疗瘀血所导致的出血,通常使用去瘀生新的方法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但是,瘀血所导致的出血阶段是否可以使用活血药依然有待考究。
        比如在为中风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只有报道时用郁金、水蛭、红花等活血类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这也就意味着患者出血期可以选择使用活血化瘀作用比较强的一类药物。但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多变而且复杂,容易快速恶化,而且患者也时常会伴随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所以在此阶段内,不适合单独服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在中医辨证中,通常多认为邪气闭阻心窍或风痰所致的疾病,在进行治疗时多以开窍醒神为主,而后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通过辨证适当选用活血药,为避免患者再次出血,也可以考虑是否能用三七之类既具有活血功效又具有止血功效的药物,为患者治疗。
        有相关的资料指出,单独使用活血化瘀药堆积组方往往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所以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时,必须要提高警惕。比如妇科月经量过多、崩漏而合并瘀滞者,如果在出血期选择桃仁、大黄、牛膝和当归等活血药物为患者治疗则会导致患者盆腔血流量增加,不仅容易增加出血量,而且也会延长经期,若选择蒲黄、益母草、茜草等药物,既可以缩宫排瘀,也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因此,对于瘀血所导致的出血,选择使用止血和化瘀作用兼具的药物,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位中药往往具有多种性能,而对于活血药来说,一些药物既具有止痛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消肿、止血,因此,在对病症进行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尽可能合理使用药材,确保药材的多种功效可以对应病情。比如,瘀痛甚者,可以选择既能止痛又可活血的药物;跌打损伤至瘀肿者,可以选择既补血又活血的药物,比如鸡血藤、当归等。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若随意搭配使用,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也容易引发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活血化瘀是一部分中药材的作用之一,这也就说明一味药物往往具有多种性能,所以不能用活血化瘀药,全是某药在全方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更不能替代全方药治病的具体效能。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必须要针对活血化瘀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和疑难病的优势得以全面发挥,也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