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好处多,三类人群不适合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姚进
[导读] 针灸,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是我国的国粹文化。针灸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姚进
        西充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晋城镇安汉大道二段98号   四川省南充市 637200
        针灸,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是我国的国粹文化。针灸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针灸甲乙经》记载西晋时,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很多人会疑问,扎针灸会有危险吗?扎针灸很疼吗?那么长的时间,针在皮肤里不会难受啊?针对没有接受过针灸治疗的人而言,会对针灸产生恐惧,甚至怀疑针灸治疗很痛苦,对其功效也比较怀疑。基于此,很多人不敢尝试。那么,针灸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看完本文你就会明白,针灸治疗并不痛苦,且针灸治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毫不夸张的说,针灸的魅力只有体验过的人才可以获得。大部分的针灸疼痛感并不剧烈,且拥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一些人在受风着凉之后,会引发腰背疼痛,扎针放血可以缓解疼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可以选择电疗针灸方法,就是在小小的针上通电,其治疗如同别人捶打一般。不过,针灸虽说很好,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群均适用,若用错治疗方案,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1 针灸的作用
1.1疏通全身经络与脉络
        针灸讲究的是内病外治,只有缓解经脉的淤堵状况,避免淤堵的出现,才可以实现疾病的有效治疗。若是经脉堵了,可以借助针灸方法开展治疗,改善病症。经脉堵了对于全身而言,危害性比较大。通过实施针灸,能够协助经络通畅。俗话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若存在身体疼痛,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定期疏通经络,促使机体舒服自然。
1.2调节身体的均衡度
         中医认为,人体讲究的是机体营养均衡,受到不良饮食习惯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机体已经失去了平衡,进而导致小病不断,久而久之,会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当前我国人群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实施针灸,能够将身体拉回正轨,可以避免机体阴阳失衡,能够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3发挥机体保健作用
        对于一些疾病,针灸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很多人是在疾病出现之后,才注重保养。笔者认为,若是选择正确的保养方法,针灸属于不二选择,能够强身健体。
2 针灸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这3类人群不适合针灸
        不是你想扎针灸就可以扎针灸的,针灸本身是中医手段的一种,也要辩证治疗,以下三类人群就不适合针灸治疗。
2.1 患有糖尿病的人
        糖尿病人群由于体内的血糖数值过高,这类人群选择针灸治疗疾病或者是选择针灸保养身体千万要慎重。若执意选择针灸治疗,将会对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血糖数值过高,针灸属于微创治疗手段,会造成创口。

糖尿病机体与正常人不同,创伤愈合速度缓慢,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慎重实施针灸,更不可去不正规的场所实施针灸。
2.2 瘢痕体质人群
        瘢痕体质人群比例较少,但是依旧存在。瘢痕体质的人伤口愈合之后,相比正常人,可见明显的瘢痕,且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影响美观度。若是针灸之后处理不当,即便是小针头也会导致大瘢痕的出现。建议经常皮肤感染、瘢痕体质的就不实施针灸了。
2.3有凝血缺陷的人
 机体凝血功能较差的人群,不建议实施针灸。虽说针灸口比较小,但是若操作不当,将会导致出血现象发生。若是本身的皮肤状态较差,出血很难愈合,不建议选择这类方法。比如:血友病患者,不建议选择针灸治疗,主要是因为这类治疗方案的好处并不大,会伤害身体。
        除此之外,若为孕妇,也不可实施针灸,避免影响腹中胎儿,引发不必要的危险。经期也要谨慎,避免发生感染,崩漏。
3 针灸治疗禁忌
        虽说针灸属于中医内常见的治疗方案,能够实现五脏六腑的调节,可以治病,也可发挥保健的作用。在注重针灸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安全,明白针灸实施的禁忌症。
        3.1 忌不分皮肤情况,为达到调理与治疗的最终目的,针剂对患者的皮肤有一定的要求,特殊人群不可施针或慎用,比如: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瘢痕体质。特定人群不可施针,比如:妊娠期、经期、婴幼儿。就皮肤感染部位与皮肤溃疡、肿瘤部位不易施针,避免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3.2 忌过饥、过饱、过劳,在祖国医学《素问·刺禁论篇》曾提过,针对大醉、大怒、大劳、大饥、大渴、大惊、新饱人群不易刺针。现代临床表明,主要是在这些状态下施针,将会导致患者的经脉紊乱,且机体气息散乱。
        3.3 切忌过分紧张,《灵枢·终始》中提到,大惊大恐人群不可刺针,避免气息紊乱。若患者过分紧张,会导致气血逆行,极易发生晕针情况,产生不良反应。建议患者情绪稳定之后再实施针灸治疗。
        3.4 忌化妆、喷香水,中医比较讲究望闻问切,若是患者化妆,会掩盖真实的气色与面容,若喷香水将会阻碍医生的判断,很难开展辩证治疗。
        3.5 忌憋尿,在实施针灸前,建议先去一趟厕所,避免留针后出现不适,避免腹部针灸刺激膀胱。
        3.6 忌皮肤不清洁,在针灸前与针灸后,要注意患者皮肤的清洁,避免出现针口部位感染。在针灸之后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皮肤消毒工作,不可接触脏水或者是油污,不可立即洗澡吹风,不可接触冷水,避免患者出现外感染或者是局部感染。
        总而言之,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看到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禁忌症与缺陷。切实将中医价值展现出来,促使人们注重保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