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评估高血压临床护理中加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及影响。方法:抽选本院高血压住院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就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效果实施研究。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分析患者血压、情绪健康、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BP为(124.58±11.36)mmHg、DBP为(95.24±5.71)mmHg、HAMA为(7.85±1.91)分、HAMD为(7.22±2.09)分,低于护理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临床实施,可在稳定患者情绪变化、提升疾病知识认知后,维持血压变化稳定性,控制病情进展,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
高血压作为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疾病危害性呈进行性特征,即在高血压病情进行性加剧后由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发相关临床并发症,加剧患者健康损害。临床治疗中发现,经药物降压后,患者血压仍可在情绪异常变化后出现波动,而治疗依从性较差,则可限制药物作用持续性,诱使患者病情进展。故或可从患者情绪健康及疾病知识认知着手实施护理,提升病情治疗效果[1]。因此,为评估高血压临床护理中加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及影响,特开展研究,详情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抽选本院高血压住院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就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效果实施研究。 对照组(男/女,27/23),年龄52~81岁,平均(46.54±4.09)岁,病程(5.21±1.49)年;观察组(男/女,26/24),年龄52~80岁,平均(46.21±4.05)岁,病程(5.25±1.52)年。基线资料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排除脑卒中、痴呆症及护理配合度极差者。
2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对症治疗用药基础上同步配合护理实施。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药物指导、疾病介绍、预后指导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在实施心理干预前,需先就高血压进展诱因进行详解介绍,如饮食因素、情绪因素等,使患者可在明确诱因类型后,积极配合后续护理实施,并主动规避相关因素,维持血压稳定。(2)心理干预:即在持续性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后,分析其负性情绪构成后,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情绪自控,稳定情绪变化,减少血压异常进展诱因[2-3]。
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血压、情绪健康、护理效果差异。
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压、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入院当日两组血压、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SBP为(124.58±11.36)mmHg、DBP为(95.24±5.71)mmHg、HAMA为(7.85±1.91)分、HAMD为(7.22±2.09)分,低于护理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2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png)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出院时观察组SBP为(124.58±11.36)mmHg、DBP为(95.24±5.71)mmHg、HAMA为(7.85±1.91)分、HAMD为(7.22±2.09)分,低于护理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临床研究指出,人体在焦虑、紧张等异常情绪影响下,可由心理应激导致心肌舒缩功能出现生理应激,导致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应激异常,故情绪健康对于高血压患者病情稳定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临床实施,则可在患者经疾病健康教育后明确高血压进展相关诱因类型后,通过心理干预,合理规避高血压进展心理诱因,使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使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积极延缓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加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临床实施,可在稳定患者情绪变化、提升疾病知识认知后,维持血压变化稳定性,控制病情进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芳.强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2):190-192.
[2]郝秋菊.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4):892-893.
[3]冉小冗,何克艳,严洁.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6):180-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