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吴龙刚
[导读] 目的:对比评价肺结节中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平片应用效果。
        吴龙刚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158300

        摘要:目的:对比评价肺结节中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平片应用效果。方法:肺结节患者随机取71例(我院2019.11-2020.12收治),皆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胸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对比患者结节形态特征、结节大小及检出数量。结果:X线平片组结节直径(6.39±4.51)mm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组测量直径(11.08±7.52)mm小,两组皆检出77枚结节,且低剂量螺旋CT胸膜黏连征、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洞、钙化形态结节检出率依次为16.90%、28.17%、40.85%、53.52%、77.46%、50.70%,皆比X线平片检出占比要高,P<0.05。结论:肺结节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形态特征表现、结节检出数方面应用效果优于胸部X线平片,值得推广。
        关键词:应用效果;肺结节诊断;低剂量螺旋CT;胸部X线平片

        肺结节病也被称为“鲍氏类肉瘤、肉样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群体,病变通常在肺实质或淋巴结区域[1],可侵犯全身肝、皮肤、眼、肺、骨、淋巴结组织,临床症状不显著,以轻微呼吸道症状为主,从而难以被及早发现,易因此而错失治疗时机[2]。鉴于此,本文结合71例我院收治肺结节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重点对比分析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胸部X线平片的诊断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肺结节患者随机取71例(我院2019.11-2020.12收治),皆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胸部X线平片检查。年龄28至75岁,平均(47.23±3.41)岁,男患占45.07%(32/71),其余54.93%(39/71)为女患,有0.3至2.7年病程,平均(1.18±0.49)年,P>0.05,排除指标:(1)不符合诊断标准;(2)资料不全,合并其他肺部疾病;(3)中途退出,合并神经功障碍者。入组指标:资料完整,无其他恶性肿瘤,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胸部X线平片检查的肺结节患者。
1.2方法
1.2.1 胸部X线平片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数字X线摄影系统,调节扫描参数(管电流200mA,管电压126kV,密度补偿值0~1,曝光时间预置为0.01s),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左侧位、倾斜45°右前斜位、倾斜60°左前斜位、后前正位摒气投照。
1.2.2低剂量螺旋CT扫描:选用西门子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作为检查设备,引导患者平躺于机床,行呼吸训练,双手交叉置于头顶,精确设置扫描参数(机架转
速0.8s/r,矩阵512×512,层距0.5mm,准直器1.0mm×64mm,管电流30mA,管电压
120kV)自肺尖至肺底进行扫描,薄层重建数据,扫描时间8~10s,扫描结束后行三维重建操作,观察扫描层面。
1.3观察指标
        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胸部X线平片图像,观察肺结节数量,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征,据此评估肺结节诊断中上述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差异性。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结节大小
        X线平片组结节直径(6.39±4.51)mm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组测量直径(11.08±7.52)mm小,t=4.507,P=0.000。
2.2结节形态
   见表1,两组皆检出77枚结节,且低剂量螺旋CT胸膜黏连征、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洞、钙化形态结节检出率依次为16.90%、28.17%、40.85%、53.52%、77.46%、50.70%,皆比X线平片检出占比要高,P<0.05。

3.讨论
        肺结节可因累及器官多少和起病的缓急而呈现不同体征及相关症状,在早期阶段肺结节通常并无显著体征和症状,多数患者仅有少量痰液、轻微咳嗽症状,早期诊断疾病,采取控制治疗措施可防止病情加重,避免患者出现发绀、气急、胸闷等严重病症体征,反之则会使结节累及肌肉、骨骼、关节,引起多发性关节炎、脑膜炎、脑内占位性病变、神经疾病、脑神经瘫痪,降低患者生存质量。魏琴,黄薇,潘志华[3]在研究中指出:CT扫描和X线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常用方式,且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形态特征表现及结节检出数方面更具应用优势,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此次研究中:两组皆检出77枚结节,且低剂量螺旋CT胸膜黏连征、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洞、钙化形态结节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结节直径比X线平片大,对比分析应用效果: X线胸片检测肺结节一般表现为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及双侧肺门,伴或不伴有片状、结节状、肺内网状阴影,虽可有效显示肺结节影响特征,但在结节分期效果欠佳,无法准确反映器官病变情况和病灶周围组织情况。而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不仅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的应用优势,还具有较高分辨率,可对淋巴结肿大、肺间质病变、结节病类型、组织间CT值、结节良恶性等诊断要点进行准确评估,继而使诊断资料更具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 肺结节中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形态特征表现、结节检出数方面应用效果优于胸部X线平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俊蕾,柳弥.健康体检人群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部结节及肺癌情况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11):1722-1724+1728.
[2]尚国华,陈玉萍.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节中的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0):142-144.
[3]魏琴,黄薇,潘志华.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节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6):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