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哈尔滨市口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改善作用及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口腔修复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实施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口腔修复前牙体制备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48例(常规制备)、观察组46例(优化制备)。比较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差异。结果:口腔修复治疗3月、6月复诊时,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口腔修复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6月时,口腔功能评分(语言:16.85±2.09分、咀嚼:16.75±1.22分)均升高,观察组口腔修复治疗用时(28.02±4.52min)降低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牙体制备实施对于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时间控制及口腔功能改善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且可积极提升患者口腔修复近远期治疗有效性,价值显著。
关键词:优质牙体预备;口腔修复;临床效果
随着当前社会大众对口腔健康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口腔修复治疗已成为现阶段口腔科主要开展临床治疗类型,治疗效果显著,在牙体缺损、牙列缺失等口腔疾病中均有广泛应用,但在口腔修复治疗中,除修复治疗外,还需重视修复治疗前牙体预备对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及预后质量所具有的临床影响性,以提升口腔修复效果[1]。因此,为对比研究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改善作用及临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收治口腔修复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实施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口腔修复前牙体制备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48例(常规制备)、观察组46例(优化制备)。
对照组(男/女,25/23),年龄最大者57岁、最小者19岁,平均(38.05±4.22)岁;观察组(男/女,23/23),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9岁,平均(38.54±4.29)岁。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性,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口腔修复临床指征;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口腔修复禁忌症者;自愿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患者牙体制备治疗均采用涡轮牙钻手机、牙龈保护线、比色板等。
常规制备:即在口腔修复前,对患者修复部位周边牙体龋病组织进行清除,其后清除轴壁道。口腔预备期间如发现患者牙位错位、移位情况,需先进行牙体磨改,确保口腔修复后修复体咬合功能、牙位正常,完成口腔预备后种植体就位,进行口腔修复[2]。
优化制备:优化制备实施基础制备流程同常规制备,但需在牙体预备同时依据患者牙龈、牙周组织健康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措施,先对患者牙周组织并进行治疗,其后实施牙体制备及口腔修复治疗[3]。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比较分析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腔修复有效率、满意度对比
口腔修复治疗3月、6月复诊时,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口腔修复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2.2口腔功能评分、修复治疗用时对比
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6月时,口腔功能评分(语言:16.85±2.09分、咀嚼:16.75±1.22分)均升高,观察组口腔修复治疗用时(28.02±4.52min)降低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牙体制备实施对于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临床整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性,需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积极提升牙体制备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口腔修复治疗3月、6月复诊时,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口腔修复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6月时,口腔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口腔修复治疗用时降低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本次研究实施前,经检索相关牙体制备及口腔修复治疗效果相关性文献后发现,常规牙体制备实施中虽可对牙体磨损、牙位情况进行有效修复,以提升患者口腔修复体稳定性,维护患者口腔咬合功能,但牙周组织制备措施的缺乏,则可在牙周组织病因素下影响患者治疗预后,故在本次研究实施中,特在、针对此情况在患者牙体制备期间先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进行探查、治疗,提升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程度,为患者口腔修复治疗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提升口腔修复预后效果及功能影响。
综上所述,优质牙体制备实施对于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时间控制及口腔功能改善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且可积极提升患者口腔修复近远期治疗有效性,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志.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4(24):130-132.
[2]甘宗学.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0):38-39.
[3]于永华.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