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价值体会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祝绍良
[导读]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祝绍良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8年10月~2020年7月,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的方法进行分组,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实验组患者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47.10±8.77)U/L,高于对照组(18.99±4.90)U/L,(P<0.05);心肌肌钙蛋白I cTnI(62.20±6.44)ng/mL,高于对照组(21.91±5.41)ng/mL,(P<0.05);C反应蛋白CRP(27.12±5.86)mg/L,高于对照组(7.65±4.02)mg/L,(P<0.05);血浆脑钠肽(BNP(1128.90±220.14)mg/L,高于对照组(459.77±88.10)mg/L,(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后,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以及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地塞米松;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价值

        病毒性心肌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感染心肌病毒有关,若患者在发病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严重时还会引发患者心率失常以及休克[1]。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地塞米松作为常见的治疗药物之一,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详情如下。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判定标准;(2)研究纳入病例均详解护理方案后,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非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选取在2018年10月~2020年7月,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的方法进行分组,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中位年龄(43.00±2.42)岁;实验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3岁,中位年龄(44.50±1.09)岁。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
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20mg4U胰岛素+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钾5ml+5%葡萄糖溶液250mL,将上述药物进行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同时对患者进行口服维C以及辅酶Q10片。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个月
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临床指标(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2)治疗有效率(当患者心电图以及心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心电图以及心功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患者心电图以及心功能、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性,当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有效率
   当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地塞米松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在地塞米松治疗后,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特征有心力衰竭、心率变化明显以及心律失常等,5月~8月为高发期,当患者在发病后,主要有乏力、胸闷以及头晕等临床症状[2]。严重时还会引发患者心力衰竭以及猝死。
        依据表1、表2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地塞米松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实验组患者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47.10±8.77)U/L,高于对照组(18.99±4.90)U/L,(P<0.05);心肌肌钙蛋白I cTnI(62.20±6.44)ng/mL,高于对照组(21.91±5.41)ng/mL,(P<0.05);C反应蛋白CRP(27.12±5.86)mg/L,高于对照组(7.65±4.02)mg/L,(P<0.05);血浆脑钠肽(BNP(1128.90±220.14)mg/L,高于对照组(459.77±88.10)mg/L,(P<0.05),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地塞米松作为一种激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患者的心肌以及骨肌当中,并对患者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降低患者舒张压[3]。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苗春娇.地塞米松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138-139.
[2]徐常娟,任燕.分析地塞米松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1):39-40.
[3]石志玲,向敏.参麦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06):1366-1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