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田秋颖
[导读] 目的:分析慢阻肺患者接受振动排痰护理对其住院时间、
        田秋颖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患者接受振动排痰护理对其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的影响作用。方法:2019.09-2021.1来院就诊慢阻肺患者随机取样64例,抽签法分组,行振动排痰护理(观察组,n=31)和基础护理(参照组,n=33),对比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速度比参照组快,平均排痰量更多,FEV1/ FVC(77.46±5.13)%,FEV1(2.24±0.35)L,满意度(95.06±1.37)分,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慢阻肺治疗期间配合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排痰,改善其肺功能指标,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住院时间;应用价值;振动排痰护理;慢阻肺患者;影响分析
        慢阻肺具有较高发病率,以咳痰、呼吸困难为典型症状,对患者生活、工作皆有不利影响。合理的排痰护理工作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1],确保其呼吸通畅的重要方法,对患者预后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故此,本文结合64例2019.09-2021.1来院就诊慢阻肺患者资料,分析观察了振动排痰护理对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指标、满意度、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09-2021.1来院就诊慢阻肺患者随机取样64例,抽签法分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振动排痰护理,有4至11年病程,平均(6.27±1.15)年,年龄41至82岁,平均(61.33±4.72)岁,参照组行基础护理,有3至11年病程,平均(6.16±1.23)年,年龄42至82岁,平均(61.41±4.65)岁,(P>0.05)。排除指标:三月内有免疫抑制剂使用记录;合并肋骨骨折、颅内压不稳定、气道肿瘤;放置胸腔引流管;存在脊柱手术史;中途退出研究;存在消化道出血倾向者。入组指标:意识清醒,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齐全的慢阻肺确诊者。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病房巡视,血压、心率监测,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导,定期协助翻身,适宜力度拍打后背等基础护理内容。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振动排痰护理:首先,检查振动排痰机是否可正常使用,调节叩击输出速度,一般情况下为20至30周/s,10至60GPS。其次,预先与患者沟通交流,为其讲解振动排痰对其预后的积极影响作用,以此取得患者理解与认可,提升其依从性,排痰控制在5min/次即可,若患者在此期间易出现不适症状,则需即刻停止操作,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做好住院时间、临床指标记录工作,具体包括排痰量、咳痰咳嗽消失时间。同时,借助问卷表测评患者满意情况,评分与满意度正相关。观察患者护理前后FEV1/ FVC、FEV1指标的变化趋势,据此评估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的影响作用。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住院时间、临床指标
   见表1,观察组护理后住院(9.46±2.39)d,咳痰(2.31±0.48)d,咳嗽(2.09±.0.55)d消失,比参照组耗时短,平均排痰量(37.25±5.18)ml/d,比参照组多,P<0.05。

2.2肺功能指标、满意度情况
        见表2,观察组护理后FEV1/ FVC(77.46±5.13)%,FEV1(2.24±0.35)L,满意度(95.06±1.37)分,皆比参照组(71.28±4.32)%、(1.96±0.26)L、(89.52±1.44)分高,P<0.05。

3.讨论
        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迁,慢阻肺发病率逐年递增[2],且呈现年轻化、低龄化发展趋势,由于此疾病具有预后较差、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的特征,故此,极易增加其心理负担,对其机体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慢阻肺主要特征为患者气流受阻,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该疾病在呼吸科较为多见,病程较长,容易反反复复,致死率高。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等,患者不能正确的排痰,导致痰液堵塞气道,患者的气喘、呼吸会更加急促,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住院(9.46±2.39)d,咳痰(2.31±0.48)d,咳嗽(2.09±.0.55)d消失,比参照组耗时短,平均排痰量(37.25±5.18)ml/d,FEV1/ FVC(77.46±5.13)%,FEV1(2.24±0.35)L,满意度(95.06±1.37)分,比参照组高,P<0.05。总结振动排痰护理效用:振动排痰机的作用原理为“胸部物理治疗”,作用力可通过皮层、肌肉、组织传到细小支气管,促进代谢物液化,并将之移至主气道,继而提升排痰护理有效性[3],延缓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慢阻肺治疗期间配合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排痰,改善其肺功能指标,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康芳,吴爱芬.振动排痰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罕少疾病杂志,2021,28(01):65-66.
[2]董真真.个体化健康教育配合振动排痰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行为及运动耐受性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5):396-398.
[3]高小真,林静静.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4):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