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王丹丹
[导读] 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胃溃疡的效果。
        王丹丹
        哈尔滨星光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摘要: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实验样本随机取83例(即:2019.08-2020.08来院就诊者),抽签法分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n=41,对照组)和西药+黄芪建中汤治疗(n=42,实验组),观察溃疡面积、疼痛度变化,比较用药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溃疡面积(2.31±0.63)mm2,VAS(3.02±1.72)分,不良反应率0.00%(0/42),皆比对照组小,总有效率95.24%(40/42)比对照组80.49%(33/41)高,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有助于减小胃溃疡患者溃疡面积,提升治疗有效性,减轻患者疼痛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效果;胃溃疡患者;黄芪建中汤
   
        胃酸分泌过多是损伤胃黏膜表层,引起胃溃疡的主要诱因,与长期抽烟喝酒、心理压力大、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具有密切相关性[1]。西药是较为常用的治疗途径,可在短期内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在用药安全性方面尚有不足。中医认为,胃溃疡是一种脾胃虚寒证,主要由脾阳衰弱、中气不足所致,故此,需要以养温中气作为首要治疗原则。本文结合:2019.08-2020.08胃溃疡患者用药资料,对比研究了黄芪建中汤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样本随机取83例(即:2019.08-2020.08来院就诊者),抽签法分组。实验组使用常规西药+黄芪建中汤治疗,有0.7至10年病程,平均(5.33±1.28)年,年龄21至76岁,平均(45.17±7.69)岁,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有0.9至10年病程,平均(5.41±1.33)年,年龄22至76岁,平均(45.24±7.61)岁,P>0.05,排除标准:放弃治疗,中途退出,确诊胃癌,肝肾功能异常,资料不全,有胃部手术史者。入组指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胃溃疡确诊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1)每天2次,每次口服0.5g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1518, 0.25g*50s,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2)每天1次,每次口服40mg泮托拉唑(国药准字H20010032,40mg*7s,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实验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服用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方药组成:饴糖、黄芪各30g,乌贼骨、白芍各20g,延胡索、陈皮、高良姜、桂枝各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粒,加水煎煮,每天2次,每次口服100ml,连续用药30d,评估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变化,患者疼痛度以VAS(0~10分) 量表测评,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疗效观察:好转:患者症状、体征有缓解,胃镜显示溃疡面有减小迹象;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溃疡面显著缩小;无效:溃疡面无变化,体征症状未见缓解。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溃疡面积、疼痛度对比
        见表1,胃溃疡患者治疗前疼痛度、溃疡面积相近,治疗后,实验组溃疡面积(2.31±0.63)mm2,VAS(3.02±1.72)分,皆比对照组(3.51±0.72)mm2,(4.05±1.34)分小,P<0.05。

2.2有效性分析
        见表2,实验组有40.48%(17/42)治疗后好转,有54.76%(23/42)显效,共占95.24%(40/42),总有效率比对照组80.49%(33/41)高,P<0.05。

2.3安全性分析
        经治疗,对照组有7.32%(3/41)出现感染,有4.88%(2/41)发热,不良反应率12.20%(5/41),比实验组0.00%(0/42)高,X2=5.450,P=0.019。
3.讨论
        胃溃疡以食欲降低、反酸、间断性呕吐、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各个年龄段皆可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延误治疗时机,随着病情发展,即可引起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增加患者病痛[2]。
        本次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溃疡面积(2.31±0.63)mm2,VAS(3.02±1.72)分,皆比对照组(3.51±0.72)mm2,(4.05±1.34)分小,总有效率95.24%(40/42)比对照组80.49%(33/41)高,不良反应率0.00%(0/42)比对照组12.20%(5/41)小,P<0.05。由此分析:黄芪建中汤中,桂枝具有健胃温阳之效;炙甘草可驱邪扶正,生肌敛溃,理气调肝;生姜、大枣、饴糖可止呕缓急,温胃补血;黄芪、白芍具有止痛功效;黄芪可对创面愈合起到促进效用,具有益气补血效用,诸药共奏养血益气、痛阳敛阴、补虚温中、缓急和理之效。故此,在胃溃疡治疗中,使用黄芪建中汤可以取得更优临床效果[3]。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有助于减小胃溃疡患者溃疡面积,提升治疗有效性,减轻患者疼痛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广鑫,周禹辰,莫睿.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0,33(01):73-75.
[2]肖春海,杨燕,姜小红.黄芪建中汤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21):145-146.
[3]杨令湖.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3):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