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范伟忠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范伟忠
[导读]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小实验与普通实验相比,具有灵活、新颖的特点,更容易引发小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尤其是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优势非常明显。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研究。
 

范伟忠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小学    314305
【摘要】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小实验与普通实验相比,具有灵活、新颖的特点,更容易引发小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尤其是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优势非常明显。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实验;小学科学;生命科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86-01

        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然后从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生命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研究。
        一、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生命科学是其中生物领域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生命的本质、活动规律、发生发展,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生命现象。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常常伴随着热胀冷缩、发光发热、力学、颜色等现象,可以说实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中探索、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于其中生命课堂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就小学科学生命课堂教学中小实验应用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对于实验不够重视,很少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即使开设了实验课,基本上也是老师演示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操作动手的机会非常少,无法让学生们对于生命科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体验。还有部分科学教师对小实验存在认识偏差,认为生命科学所涉及到的知识比较深奥,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现在主要是让小学生背诵记忆下来就行。至于探究其深刻原理,则是到了中学阶段的事情,甚至是放弃了实验。
        二、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生命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探索生命科学知识的兴趣,感受生命科学的价值。倘若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他们则会在科学课程生命科学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不专心听讲,不能保证生命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科学教师在生命科学课堂上,仅仅依靠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过程将会非常枯燥,学生们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而小学生们年龄小,爱好广泛,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颖、有趣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小实验则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其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新颖、有趣、生动,运用到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迅速吸引学生们关注力,并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让生命科学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比如,“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这一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蚕卵,初步了解生命的开始,为下一步学习动物的生命知识做铺垫。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我们就可设计“观察蚕宝宝”、“为蚕宝宝建造‘家’”的小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聚精会神的观察蚕卵的变化,蚕卵出生的样子和时间点。引领他们探讨、分析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符合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蚕的生命的开始和发展过程形成完整认识。
        (二)引导学生经历生命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实验本身就是探索、验证的过程,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生命科学知识探索的过程,使他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内涵,掌握生命的规律。小学科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生命科学知识比较浅,内容也简单,基本上都是生活中一些经常能看到的现象。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知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是记忆住了一些表现现象,而不知道其发生发展的背后原因。而通过引入小实验,则可以帮助小学生经历生命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并深入理解其中原因和发展经过,也就是透过现象的表面看到本质。这样就能促使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认识,感受生命的美妙,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
        (三)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实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中思考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把小实验应用到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观察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去深入思考,理解生命的内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在探究生命科学知识过程中跳出课本教材的局限性,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深刻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本中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描述。同时,通过应用小实验可以让小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梳理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感受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实验应用到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在生命科学知识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发展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科学课程生命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苗璐.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08-209.
[2]马颖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1):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