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苏醒的影响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王琦
[导读] 目的: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苏醒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的影响。
        王琦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目的: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苏醒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7月接诊的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护理对象。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指标:患者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安稳度过术后苏醒阶段,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综合护理干预;术后苏醒;护理效果

        手术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在手术期间需要进行麻醉,其中全身麻醉是存在风险较多的麻醉方式。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术后安全苏醒,避免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发生危险情况,才能保证良好的康复效果。综合护理是一种全面、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保证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尽快的恢复[1]。本文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护理中发挥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5月~2020年7月,将120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分组的方式是随机分组,抽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龄区间是23~75岁,平均年龄是(51.93±1.36)岁。将剩余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区间是22~76岁,平均年龄是(52.93±1.42)岁。患者的年龄、性别数据在对比后,P>0.05。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实施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麻醉苏醒时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给予护理。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内容如下:①术前宣讲。在患者手术开展前,护理人员要主动巡视患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评估患者面对手术的心理状态,安抚情绪,使患者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2]。加强宣讲,将全身麻醉的方式、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减少术后心理应激。②术后护理。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做好体位护理,避免不良体位对患者的神经、血管等造成压迫。评估患者是否有躁动现象,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定时调整体位,确保舒适。③加强苏醒期血气指标。部分患者因术中药物残留的因素,会出现呼吸不畅现象,若处理不当会引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减轻药物残留对机体造成的损伤[3]。④镇痛护理。随着术后麻醉药效的逐渐衰退,患者的痛觉恢复,疼痛感会增加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疼痛护理,及时给予镇痛药物。苏醒后要采用自控镇痛泵来进行镇痛,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相关指标,主要分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选择的处理软件包是SPSS26.0,指标数据的表示方式是(±s),组间数据指标检验的工具是t,只有当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
2 结果
        从表1的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时间短,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3 讨论
        全身麻醉是一些手术治疗的必须麻醉方式,患者在术后苏醒时间会出现生命体征波动或苏醒期躁动现象,严重可导致气管痉挛的出现,危及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患者术后安稳康复,需要对患者的麻醉苏醒阶段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4]。在本次护理分析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短,各项时间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患者护理期间的积极价值,可显著减轻麻醉对患者术后苏醒造成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实施期间重视患者的术前健康宣讲和心理干预,增加患者对全身麻醉的认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减少应激[6]。保证术后呼吸正常,镇痛药物的及时应用,减轻患者的痛苦。监测患者术后动脉血气指标,减轻药物残留,使患者安全、稳定的度过术后麻醉苏醒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实施期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一切护理操作要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确保护理的全面性、优质性和系统性,以帮助提升患者的预后[7]。
综上,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爱华.手术室护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负性心理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24):144-145.
[2]王小建,方亮,周艳英.探讨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麻醉护理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06):158-160.
[3]徐虹,肖先芸,王芳春.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患者疼痛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6):5261-5263.
[4]冯晓敏.ERAS理念下目标导向护理对全麻下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及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12-14.
[5]韦菊芬,陈云超,唐晓娟,刘词.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老年人开腹手术低体温及应激反应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5):97-100.
[6]陈娟丽,胡玉琴,周燕,胡四平.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麻醉期体位护理模式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4977-4980.
[7]郭珺璐,郭珺玲.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25-4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