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吴燕芳
[导读]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
        吴燕芳
        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无锡  214191

        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以40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脑梗塞老年患者为实验组,以开展常规护理的40例的脑梗塞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8.4±9.6)分,观察组为(67.8±7.9)分,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80.0%,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更有利于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病情,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患者;脑梗塞;生活质量
        
        
        前言:脑梗死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且随着老龄化加剧,脑梗塞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发病后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表现为主,患者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辅助高质量的护理管理,缓解患者病情,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服务相比常规护理来说服务质量更高,为此,我院针40例脑梗死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对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8年1月-12月间我院治疗人员。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脑梗死病程平均(2.4±0.6)岁,半身不遂患者11例、口眼歪斜患者9例、语言不利者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脑梗死病程平均(2.6±0.5)岁,半身不遂患者12例、口眼歪斜患者10例、语言不利者9例。患者无脏腑功能衰竭表现;患者无精神类疾病,能够正常沟通。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患者病情管理、生命体征监控等等,结合医嘱予以患者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更新服务观念:要组织科室的所有人员定期的进行学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要对《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进行加强学习,在位患者定制合理的护理计划时,要将观念改变,并且在会议上进行讨论,询问患者和其家属的需求,并且给患者体耿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要以患者为主体,一定程度上尽量满足患者的所有要求。
        入院管理: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结合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同时结合患者需求为患者制定护理管理计划。
        病情管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控,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护理计划。对于病情异常变化的患者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环境管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干燥表现,同时避免患者着凉。按时清洁室内卫生,物品污染后要立刻消毒。可在室内摆放绿植改善环境和空气,所有操作均要保持轻柔,尽量在患者清醒时开展,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并对其情绪变化进行观察,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此外,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管理,帮助患者家属缓解不良情绪,稳定情绪,避免引发护理纠纷。
        饮食管理:脑梗死患者饮食与其病情发展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护理人员要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告知患者饮食规律。患者饮食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严重,减少胆固醇类物质的摄入,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患者饮食以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要予以辅助进食,避免患者出现呛咳表现。患者进食辛辣刺激、海鲜类发物。
        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以后,针对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并且要对患者的患病阶段、治疗阶段等相关方面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解,由此,为患者制定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还要市场与患者进行沟通,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这样可以更加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主要包含了对患者心里方面的辅导、对患者病情方面的教育以及用药的指导等方面。


        人性化服务:将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患者在住院之后,让其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室内要经常注意通风;要帮助患者换衣服、订饭以及打水等基本服务;对于行动不方面的患者,要把患者需要的检查项目事先预约好;遇到患者过生日,要对其献上祝福,让患者内心当中感受到温暖。
        用药指导:在患者服药期间要对患者的用药规范性进行监督,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健忘标新,因此,要做好患者用药提醒、监督工作。告知患者规范服药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为患者提供服药盒,将每次、每日的药物放入其中,并为患者设置闹钟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康复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稳定程度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患者早期康复以良肢位摆放、被动训练为主,而后过度到主动训练、平衡训练、行走、负重训练等,最后过渡到精细运动,患者训练程度以不劳累为主。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统计。护理满意度采用100分值统计。
        1.4评估指标
        生活质量:量表共36个项目,总分127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护理满意度:量表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8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例。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t、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生活质量评估: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8.4±9.6)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7.8±7.9)分,显而易见,实验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脑卒中的一种,是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病,脑梗死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明显,若长时间缺血、缺氧则会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严重影响脑组织功能。所属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自身机体功能下降,身体素质较差,血管条件较差,患者疾病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后残留后遗症的几率较大,疾病复发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对于患者来说,护理管理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方式,常规护理管理仅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干预,护理内容单一且范围窄,已经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优质护理管理则不同,其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优化的护理管理,此种方式能够扩大护理管理范围,且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需求调整护理计划,因此,护理管理质量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
        结果可见,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8.4±9.6)分,观察组为(67.8±7.9)分,实验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证明患者生活行为、生活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观察组,进一步证明了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临床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雪,杨宏,孙博.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5):1000.
        [2]于锦红,勾霞.优质护理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5(8):170-172.
        [3]兰群芳,陈桂英.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30(8):13-14.
        [4]于春艳.优质护理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4):228-229.
        [5]蔡玉萍.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3):285+297.
        [6]廖时榆.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51):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