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蛋白质饮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 中的应用效果及肾功能、营养状况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李东梅
[导读] 目的 分析蛋白质饮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肾功能、营养状况影响。
        李东梅
        乐山市人民医院  肾病内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蛋白质饮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肾功能、营养状况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的7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展开本次研究并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蛋白质饮食护理),对比其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和参照组的营养指标相对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蛋白质饮食护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有效应用,不管是对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还是强化患者机体营养都是非常有利的,护理成效明显。
        【关键词】蛋白质饮食;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
        慢性肾病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慢性肾脏功能及结构障碍,其产生和肾小管损伤、继发性肾小球炎以及肾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则会使病情更加严重,甚至还会危及生命。蛋白质饮食是改善代谢异常、肾功能异常以及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方式,临床中能够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1]。本文主要分析优质蛋白质饮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肾功能、营养状况影响,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的7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展开本次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17,平均年龄为(51.43±1.66)岁,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1:16,平均年龄为(51.26±1.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精神疾病。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以及拒绝本次研究患者。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之后,对其实行系统化治疗,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合适补钙。同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血液白蛋白总蛋白营养状况进行严密检查,关注其睡眠、饮食、自我活动能力、自我身体舒适度的感受状况以及心理状态。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可以在病房中粘贴标语、警示牌,不要大声喧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合并感染、心力衰竭以及水肿较为严重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提高尿量以及肾血流量,合适透析治疗,并实行翻身护理,避免局部皮肤损伤;在患者病情大体恢复后,要指导其展开体能训练,在此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对患者实行用药指导,同时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控制,观察其用药之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便于发现不良反应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合理饮食,不要食用辛辣、生冷以及刺激性较强食物,提高蛋白质、维生素摄入。
1.2.2观察组
        该组实行蛋白质饮食护理。对患者的营养情况、体质量以及是否存在贫血等进行评估,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要为其提供低磷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其中约50%为优质蛋白,钠盐摄入量控制在每天3-4gg;低蛋白饮食期间,要合理摄入脂肪、热量以及碳水化合物,在确保机体生理代谢所需热量的同时对负氮平衡进行避免,同时对磷摄入量进行控制;如果肾小球过滤率低于25ml/(min·1.73rm),则应该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g/(kg·d),并且确保热量摄入大于35kacl/(kg·d),进而对食物中蛋白质进行充分利用,补充酮酸氨基酸混合物以及机体所需氨基酸。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尿素氮、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同时对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对比,包括睡眠质量、饮食摄取能力、自我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上臀围(MAC)、血清白蛋白(ALB)[2]。
1.4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分析统计值,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百分号描述,开展t和x2检验;组间值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参照组中,其尿素氮以及肌酐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压升高、血尿、水肿以及排尿异常等,一些患者甚至还会产生消化道症状、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异常表现,不管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带来严重影响[3]。
        护理干预在临床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护理质量会对患者的就医体验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以往常规护理中,其只是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虽然可以取得一定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并没有对患者实行科学性、规范性的饮食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饮食护理是按照患者病情所指定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其能够通过调节患者饮食结构来充分满足患者的各项生理需求,并且通过对患者机体内环境进行改善,能够使其自身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得到强化,能够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和参照组的营养指标想对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明显(P<0.05)。表明蛋白质饮食护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有效应用,不管是对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还是强化患者机体营养都是非常有利的,护理成效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肾病患者,通过对其实行蛋白质饮食护理,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机体营养,保留其肾功能,延缓病情,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明华. 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 v.30;No.193(2):16-18.
[2]矫春晓, 刘伟伟, 崔磊,等. 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态,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20, v.40(3):51-53.
[3]张家瑛, 刘景芳, 陈靖. 饮食磷摄入量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相关性[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9, 35(11):801-808.
[4]吴娅琴, 王丽, 吴琴. 专科护士参与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9, 14(5):676-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