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 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刘海霞
[导读] 目的:分析和探究小儿哮喘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成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
        刘海霞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小儿哮喘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成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按照随机抽签法指导将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总病例数为76的哮喘患儿做分组处理,组别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38例哮喘患儿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8例哮喘患儿纳入研究组,行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护理成效,具体包括: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比较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指标时,对照组和研究组哮喘患儿差异存在显著性,且具体数据中,研究组较低,P<0.05;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相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中,强化健康教育护理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其疾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提升其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状况,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关键词:哮喘患儿;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强化健康教育

        在临床上,小儿哮喘属于一种肺部疾患,主要表现特征为反复性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其诱发机制多与家族遗传、环境、免疫能力、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相关,对患儿成长发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就目前来说,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以药物方式为主,虽然具有确切效果,但是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较差,进而导致其预后效果不佳[1]。因此,本文研究将分析强化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并总结该措施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相关阐述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背景资料
        本文研究抽取76例患儿资料的前提为: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经分析统计,所有患儿病理类型均为:哮喘,选取起止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1月,而后将以上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即:对照组、研究组,相关资料如下。对照组:共计38例,男女性别比20:18,年龄区间4-12,平均(7.95±0.54)岁;研究组:共计38例,男女性别比21:17,年龄区间5-11,平均(8.02±0.47)岁。在上述背景资料(性别、年龄)方面,2组数据无区别,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即:病情监测、环境管理、药物指导等;
        研究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干预措施为:(1)心理沟通。幼龄儿童在患病后,其家属内心情绪相对低落,同时,由于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够,患儿家属的紧张、焦虑心理相对严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保持热情、和蔼的态度与患儿家属沟通,安抚其负面情绪,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配合。(2)认知干预。对于哮喘患儿来说,其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对部分语言的接受力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在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相关信息后,还可采取通俗易懂的语句将哮喘不良症状、危害性等知识以图片、视频方式进行展现,并通过每日讲故事的方式来拉近与患儿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其治疗配合度[2]。(3)营养支持。疾病发作期间,患儿体力消耗严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还需在饮食方面进行干预,结合患儿年龄、体质量等指标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值,并制定多样化营养食谱,适当增加高营养素、高纤维素食物摄入含量,确保其体内营养的充足。(4)生活指导。在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配合的前提下,纠正患儿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还应监督患儿每日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体操等,以此来提高其免疫能力[3]。
1.3评价指标
        (1)比较临床护理成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疾病认知程度;(2)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
        研究计量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哮喘患儿临床护理成效、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用T检验,()加以表示,P<0.05。
2结果
2.1护理成效
        研究组在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方面的具体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认知程度相比,研究组高,P<0.05。如表1.

2.2生活质量
        2组哮喘患儿中,关于生活质量评分的具体数据,其差异存在显著性,即:对照组(81.33±2.49)分,研究组(90.48±2.76)分,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高,T=15.17,P=0.00。
3讨论
        小儿哮喘,作为临床多发性疾病的一种,其不良症状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气促、流涕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且不易根治,一定程度上还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
        在本文研究中,结果显示:关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在常规护理、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后,2组哮喘患儿数据存在可比性,即:对照组(4.95±1.38)、(3.48±1.32),研究组(3.29±1.34)、(2.11±1.09),相比较来说,研究组低,P<0.05;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92.78±1.54、90.48±2.76)高于对照组(83.25±1.46、81.33±2.49),P<0.05。其原因分析如下:在哮喘患儿接受治疗期间,临床护理人员需通过与其家属的交流、沟通来安抚其不良情绪,取得患儿家属支持;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子产品将哮喘有关知识为患儿简单讲解,并通过寓言故事讲解来激发患儿兴趣,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5]。另外,在日常生活方面,护理人员还可以从膳食搭配、运动锻炼方面进行干预,从而较好的保障哮喘患儿体内各项指标的均衡,增强其免疫能力。
        总而言之,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哮喘患儿中,一方面,能够减少患儿急诊次数、疾病发作次数;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状况。

参考文献:
[1]于淼.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 036(002):239-240.
[2]赵倩.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01):111-114.
[3]吴亚霜, 顾军养, 陈玉飞. 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18):2275-2277.
[4]卜燕梅, 马冬梅, 李玲燕.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048(004):198-199.
[5]苗春霞. 健康教育在提高小儿哮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026(008):1002-1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