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高雪姣
[导读] 目的:对舒适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护理中取得的效果分析。
        高雪姣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99
        【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护理中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以数字1:1分组形式,32例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外32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对两组干预效果比较。结果: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基本相近,而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满意结果调查,对照组满意率73.53%与观察组满意率97.06%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调整,患者认可度较高,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护理效果

        作为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类型,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可能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以药物控制治疗为主,但因患者机体不适感较强,且对医院环境过于陌生,易产生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舒适护理模式,强调从患者身体、心理各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本次研究将对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以数字1:1分组形式,对照组32例,年龄62-75(65.80±2.85)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8:14,病程1-4(2.15±0.25)年。观察组32例,年龄63-76(66.20±3.10)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7:15,病程2-5(2.56±0.20)年。所有患者入院常规检查确诊疾病类型,均给予对症治疗,无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表现,对本次研究同意配合。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如基础用药指导,对于患者疑惑问题进行解答。
1.2.2观察组
    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观察组患者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要点为:①心理舒适护理,因机体不适感较强,且疾病病程长,患者治疗期间易出现不良心理,可采取心理疏导干预措施,如正念减压疗法,引导患者将自身对心力衰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或讲解治疗效果显著病例,使患者治疗信心加强;②日常放松训练,可几何患者身体实际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如慢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告知患者如何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既有助于身心放松,且有利于机体免疫力加强;③环境舒适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可在病房环境方面改善,如病房内摆放无毒害植物花草,为老年患者提供杂志报纸,或播放老年患者喜欢的戏剧、视频等;④延续性护理,除上述护理干预外,对于出院老年患者,需做好叮嘱工作,并开展延续护理,可利用多种形式如电话随访、微信平台运用等,为老年患者讲解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包括日常饮食、运动、用药等。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心理状态评价,评价量表包括SAS、SDS等,量表评分结果同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2]。同时,以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护理满意情况,问卷评分总分100分满分,>80分表示满意、60-79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均利用SPSS23.0软件处理,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利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比较
    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基本相近,而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结果调查
   护理满意结果调查,对照组满意率73.53%(25/34)(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16例、9例),观察组满意率97.06%(33/34)(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别我23例、10例),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临床高发疾病,特别多见于老年群体中,发病原因一般归结于心肌受损,有血流动力学超负荷、心肌病等引起,致使心肌功能出现变化,临床症状表现为疲乏、呼吸困难等,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临床治疗中,对心力衰竭主要以药物控制治疗方式为主,但该疾病病程较长,治疗困难,所以需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舒适护理模式,尽可能从患者身体、心理各方面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在环境上改善,以此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4]。本次研究结果中,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基本相近,而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大多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均有明显负性心理,经过舒适护理干预,患者心态有明显改善。同时,护理满意结果调查,对照组满意率73.53%与观察组满意率97.06%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患者对该种护理模式认可度较高。
        综上,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患者认可度较高,可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袁堂玉,李大告,马亭.研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26-139.
[2]郭红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224-225.
[3]李汝潇.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189-190.
[4]秦雪松.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