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李淑英
[导读]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李淑英
        开远市人民医院,云南 开远 661600
        【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择取1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收集阶段实施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确切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顺利和安全,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护理质量

        手术室属于医疗机构中重要科室之一,是疾病治疗、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健康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存在密切关联。现阶段,随着护理模式改革及人们意识提升,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那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手术室护理管理部门极为重视对自身工作进行优化,积极引入新型、优质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重视研究患者需求并获得循证依据,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目的为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1]。本次研究重点为观察及分析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择取180例作为观察及研究对象,根据收集阶段实施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入组标准: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家属知晓研究详情签署同意文件;排除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患者、伴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n=90)男女患者分别为42例、48例,年龄22-68岁,年龄均值(45.21±2.63)岁。观察组(n=90)男女患者各为45例,年龄24-68岁,年龄均值(45.43±2.5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得到手术通知后再次核对手术物品,做好手术室环境准备;术前要求患者做必要检查,提前通知手术要求;手术过程中协助医师完成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后做好术后处理,苏醒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做好交接工作。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1)科室建立手术室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及3名以上高年资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科室制定循环护理培训及学习,要求成员学习、考核合格后方可实际操作;护理前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循证问题,包括手术室护理重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原因,不良事件有效预防措施,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等;小组成员通过查阅优质文献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同时综合考虑本科室护理工作特点及护理重点,深入讨论并汇总每个循证问题的解决办法;并邀请相关专家及医师对护理方案进行审核,集中讨论后进行完善;(2)具体循证护理应用包括:术前1d开展术前访视,由护理人员或是手术医师针对性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强调手术安全性,重视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提升患者依从性,尽量降低术中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及预后;对手术器械和物品进行严格审核,手术开展前30min做好手术准备,室内保持合理温湿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完成麻醉,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心理疏导,确保以最佳状态面对手术;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情况,和意识清晰患者进行交流,降低紧张感;准确判断异常指标,及时告知医师给予有效处理;对需要二次使用物品和器械进行及时消毒,高效配合尽量减低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做好保温,避免低体温增强应激反应;术后细致做好创口消毒,清理好血迹;患者情况后及时告知手术顺利完成,说明麻醉效果消退时间和注意问题,注意保暖;情况稳定后将患者送回病房,进行有效交接;进行术后访视,查看并询问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详细记录后反馈给手术医师,作为工作总结和提升依据。
        1.3 指标观察
        由科室质控部门联合管理人员,综合考虑手术效果、护理人员表现、护理规范度、是否发生不良事件等综合评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总计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手术室护理质量越理想[2]。
        NSNS量表评定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总计100分,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总体满意度为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对研究相关数据输入进行对比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接受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显著提升。疾病诊治过程中不但要求获得良好效果,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3]。因此医疗机构不但要提升治疗有效性,同时也要对自身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进行持续提升。手术室是较为重要的科室,护理质量对于确保患者健康和安全意义显著[4]。因此如何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后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准确评估患者需求及工作重点,通过查询文献,获得准确的循证支持,有助于建立完善及有效的护理方案[5]。可全面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水平,确保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及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循证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确切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好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张海荣. 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26(8):121-123.
[2]陈轩. 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v.30;No.288(12):185-187.
[3]金子, 谷琦琦, 徐海莉,等.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舒适,疼痛程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2):333-336.
[4]张淑钰.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J]. 系统医学, 2020, v.5;No.103(19):185-187.
[5]鲍金雷, 孙博伦, 曹阳,等. 人文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 40(1):7-9.
[6]陈伶俐. 6S精益化护理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v.33(7):17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