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丽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内科二病区(2) 450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儿50例,对比组患儿50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收治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护理;有效率;满意度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以及肾脏损伤。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但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过敏性紫癜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以2—6岁的儿童最为常见,约75%的患者<8岁[1]。过敏性紫癜主要发于春、秋、冬季,夏季很少发生。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过敏原复杂、不易确定,并且容易复发,对于年纪较小的患儿来说,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折磨,更会受到心理的考验。因此,在临床中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2]。临床护理干预会根据小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护理方案,以专业知识帮助小儿缓解病痛,通过对患儿的心理疏导、饮食护理让他们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提高生活质量。在我院通过该护理方法的患儿,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儿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5±2.5)岁,实施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对比组患儿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5±2.5)岁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已告知家属,均征得家属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1.2方法
1.2.1研究组
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进行干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护理:(1)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因、病情发展来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方案要重视以患儿为根本的原则,尊重患儿及家属的需求。(2)心理干预,患儿年龄小受病情的影响,心理较为脆弱,护理人员要以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要对患儿有耐心,以轻柔的语言展开互动,使患儿能够产生信任。(3)健康宣教,为家属讲解专业的护理知识,包括如何帮患儿翻身、缓解疼痛等等。(4)疼痛护理,患儿在护理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腹痛等情况,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取舒适体位,使用肾上腺激素缓解关节疼痛。腹痛者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护理人员可以采取抚摸、按摩等方式帮助患儿缓解,还可以播放患儿喜欢的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如果疼痛明显,需要遵循医嘱用药。(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还需有患儿家属做出饮食指导,拟定一些健康营养丰富的食谱供家属选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腹痛症状,在满足营养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食物提高患儿的食欲。
1.2.2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医生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心理辅导和用药指导,回答解决家属的疑问难题,同时将用药方式告知家属,让家属协同一起监督患儿用药。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①研究组、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②研究组、对比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来源于自制的调查问卷,共15个条目,包括护理技巧、恢复情况、服务态度以及心理指导等内容[3]。标准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计算方法为: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人数×100%。其中≥90分为十分满意,89分—70分为满意,<69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组、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8%,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治疗有效率为90%。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研究数据见表1所示。
.png)
2.2研究组、对比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
根据判定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研究组50例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后满意度评分为(93.45±2.76)分,对比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84.61±3.22)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见表2所示。
.png)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8%,满意度评分为(93.45±2.76)分。结果均优于对比组患者,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艳芳.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9, 010(007):142-143.
[2]范虹征.关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00(16):3228-3229.
[3]曹菊花.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9, 22(01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