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娴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运用价值。方法:文章调查了30例产妇的产后护理工作,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数字法分组,其中1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另外15例为观察组,联合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摸以及脐部护理的掌握评分分别是(94.34±3.24)分、(92.37±3.76)分、(92.87±3.27)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分别是(4.23±1.21)分、(4.17±1.54)分,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产后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巧,减轻产妇产后心理负担,值得使用。
【关键词】产后护理;母婴床旁护理;关键流程;运用价值
产妇产后护理是确保母婴健康的关键步骤,产后护理首先用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减少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其次,可以传授产妇新生儿的照料技巧,帮助减轻产妇产后心理和生理负担。近几年,人们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产妇需求[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产后护理模式,能够给予产妇和新生儿更为全面的照料,其中的关键流程更是保障了母婴安全与健康。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产后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运用价值,并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12月的30例产妇进行观察,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调查了30例产妇的产后护理工作,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数字法分组,其中1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另外15例为观察组,联合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观察组初产妇11例,经产妇4例,年龄在21~36岁,平均值(28.52±1.42)岁,阴道分娩产妇7例,剖宫产产妇8例;对照组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年龄在21~37岁,平均值(28.56±1.73)岁,阴道分娩产妇8例,剖宫产产妇7例。产妇均不存在精神和意识障碍,无文盲,同意参与研究,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产后常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注意观察产妇阴道或是切口出血情况,做好会阴部护理工作,定时测量体温,进行早接触、早吮吸,向产妇简单讲解新生儿照料方式,例如新生儿喂养方式、环抱方式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以及关键流程,内容如下:
1.2.1新生儿沐浴
将室温控制在26~28℃之间,沐浴温度控制在37~39℃之间,沐浴前,评估新生儿身体状况,以调整沐浴时间。沐浴过程中,和新生儿互动,并向产妇解说新生儿沐浴方式与相关注意事项,让产妇尽快掌握新生儿沐浴方式。沐浴后,指导产妇为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和穿衣。
1.2.2新生儿抚摸
对新生儿进行评估,符合抚摸要求的进行新生儿抚摸。抚摸同时向产妇讲解抚摸方式,例如抚摸力度、频率、部位,抚摸前,应当在手部涂抹按摩膏等。若孩子出现哭闹,则停止操作。
1.2.3疾病筛查
向产妇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征得家属同意之后,展开疾病筛查,包括体型与皮肤观察、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采血后,叮嘱产妇注意加强穿刺点护理,避免出现红肿、出血等情况。
1.2.4新生儿接种
普及新生儿接种的有关知识,在征得同意之后,进行接种前检查工作,确认符合接种标准之后,进行接种。接种之后,告知产妇相关的注意事项、接种的目的和作用等。
1.3观察指标
自制新生儿护理技巧调查表调查产妇新生儿护理技巧掌握度,调查表包含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摸以及脐部护理三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掌握度越高。
使用SAS、SDS量表分别评估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情绪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3.0检验差异,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达,以X2和t值检验,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新生儿照料技巧分析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摸以及脐部护理的掌握评分分别是(94.34±3.24)分、(92.37±3.76)分、(92.87±3.27)分,高于对照组,P<0.05。
.png)
2.2两组产妇情绪评分
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分别是(4.23±1.21)分、(4.17±1.54)分,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
.png)
3、讨论
产妇的产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产后护理内容包含了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护理,近几年,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对产科护理的要求也明显提高[3]。传统的产后护理措施比较片面,漏洞较多,可能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安全引患。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措施相比,减轻了产妇和新生儿分离护理的工作强度,实现了母婴集中护理。母婴共处,可以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同时便于母亲照料婴儿,实现了早接触、早吮吸,对于母婴健康有利[4]。同时,在护理中,产妇能够更多的接触和学习新生儿照料技术。该护理措施也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加的具有人性化特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的关键流程包含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摸、疾病筛查、新生儿接种几项内容,这些护理内容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在护理过程中,增加了产妇和新生儿之间的接触,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亲情,同时有利于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5]。本次,观察组在干预后,产妇各项新生儿照料技术评分更高,提示该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产妇新生儿照料能力,让新生儿接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产妇SAS、SDS评分较低,情绪状态良好,对于自身产后恢复有利。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关键流程提出了产后护理中的重点内容,将传统单方面关注产妇的护理理念转变为了以母婴健康为重点的护理理念,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产后护理中,为确保母婴健康,建议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落实关键流程,让产妇掌握更多的新生儿照料技巧,并帮助产妇减轻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邱菊.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19,(4):142.
[2]成幸幸.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8,(23):153.
[3]胡小琴.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8,(17):159.
[4]李慧云,刘瑞桃.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6):113.
[5]齐英.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2):112,11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