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黄雪冰
[导读] 针对产科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对母婴健康影响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黄雪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广州    510700
        摘要:目的:针对产科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对母婴健康影响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产科护理的6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n=33)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和观察组(n=33)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整体护理;产科护理;质量;母婴健康;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采取计算机随机选号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科护理的6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n=33)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和观察组(n=33)采用整体护理。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1.25±1.85)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2例。对比组平均年龄(30.89±1.74)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11例。排除标准:排除资料不全、不配合、意识不清以及患有其他重大妊娠并发症产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比组:对该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产妇产后的具体特征,告知产妇及其家属相关的产后护理注意事项,并对产妇的各项指标进行常规监控,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产妇产后的自护能力。观察组:对该组产妇采取产科整体护理法。(1)知识宣教:为提高产妇的依从度,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粘贴宣传海报以及讲解母婴保健知识等,使产妇在分娩后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康复方法、育儿知识等[1],并通过指导产妇学习相关的产后护理技巧,使其产后得到充分护理;(2)心理护理:为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产后康复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关注和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对存在不良情绪的产妇进行心理安慰,疏导产妇的负面情绪,并告知产妇负面情绪在产后护理中容易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产妇的重视程度,并通过面对面交流、注意力转移法等,使产妇能够对产后康复充满信心。另外,在产后恢复的过程中[2],可指导产妇做一些能够使自身放松的事情达到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诸如阅读或者听音乐等,帮助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理进行恢复。(3)哺乳护理:产妇在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时,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进行哺乳指导。在哺乳前,需要对产妇的乳头进行清洗,避免使用碱性清洁用品进行清洁3],防止乳头发生局部干裂现象,在哺乳过程中,需要纠正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反正错误的吸吮姿势导致产妇乳头疼痛,哺乳后应引导新生儿自行松开乳头,防止强行拉出乳头后发生局部疼痛和皮肤受损现象,并将剩余乳汁排空,防止发生乳腺炎症状。(4)饮食护理:产妇的饮食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清淡食物为主,在饮食中合理搭配产妇身体所需的各项营养元素,通过食用鸡蛋、牛奶、瓜果蔬菜、粗粮等补充体内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4]。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其中新生儿Apgar评分是根据新生儿刺激反射、肌胀力、皮肤颜色、心率和呼吸五项指标进行评定,总分10分,总分未超过7分表明有新生儿窒息,需进行相应的抢救处理;7分以上表明正常。
        对比2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两项量表均为我院自拟,满分均为100分,分值与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
        对比组产妇护理后SDS评分为(50.43±1.57)分、SAS评分(50.37±1.49)分,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DS评分(40.36±1.39)分、SAS评分(40.23±1.46)分。
        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评估结果优良率为93.94%(31/33),其中,评价为优占总体48.48%(16/33),良占总体45.46%(15/33),中占总体6.06%(2/33),差占总体0.00%(0/33);对比组的整体护理评估结果优良率为72.73%(24/33),其中,评价为优占总体24.24%(8/33),良占总体48.48%(16/33),中占总体18.18%(6/33),差占总体6.06%(2/33),差异显著(χ2=10.851,P=0.001<0.05)。
        3讨论
        整体护理是结合产妇生理、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细致的综合护理干预。产科护理实施后,可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预后和母婴健康。原因是整体护理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的技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并根据责任护士的水平进行相关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5]。为了减少心理应激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产妇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即通过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满足;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产妇,改变传统的口腔教育模式,并通过多媒体培训,使其对生产过程有正确的认识,为其提供一个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的医院环境,产妇可以放松等待分娩。在生产期间,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助产护理[6]。在家人的陪伴和音乐的演奏下,产妇的情绪得到了平静。对产妇给予了人文关怀。通过生理、心理、精神干预,全程陪伴产妇,引导产妇在不同产程阶段选择相应的生产岗位。通过热敷、产球等方式,提高了产妇的分娩舒适度,保证了生活质量,母婴健康。产后给予相应的母乳喂养干预,说明母乳喂养对产妇和婴儿的好处,指导产妇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使产妇提高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产科护理中,由于产妇分娩后身体各项指标发生变化,很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为了提高产后护理质量,减少负面情绪对产妇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引入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规范产科护理的各个环节[7]。
        整体护理模式主要来源于临床护理。这种护理模式的护理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人员在实施整体护理时,通过产妇的妊娠指标、既往病史、产前检查结果及产后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护理过程中的知识教育、心理护理、母乳喂养护理、饮食护理等,使产妇在产后得到系统规范的贴心护理,进一步提高产妇护理质量,使产妇对产后康复有信心,提高高产妇女产后的恢复效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通过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因此,该整体护理在产科中具体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燕娣.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598-2600.
        [2]韩丽.整体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母婴安全的实施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88-89.
        [3]刘欢.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8):137+139.
        [4]王晓光.探讨多方位护理管理对产科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8):90-92.
        [5]张冲,赵志强.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4):84+181.
        [6]余慧红,余慧莲,林姗姗.整体护理对产妇护理质量和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5):112-114.
        [7]王海燕.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12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